從哪吒看成長的勇氣
電影中“魔丸”的標籤沒有讓哪吒陷入自我懷疑,哪吒勇敢地正視,喊出“是魔是仙自己說了算”,找到自我方向,實現自我價值。“這樣的標籤就如同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外界評價,自我認同感能夠幫助青少年正視外界評價,全面地認識自我,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
【摘自:〈從《哪吒2》讀懂身份認同,如何讓孩子實現自我價值〉,資料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二○二五年二月二十一日】
《哪吒之魔童降世》通過“魔丸轉世”的宿命枷鎖,展現了青少年在社會符號下的認同困境。哪吒額間的魔丸印記是社會認知系統強加的,村民的恐懼和父母的憂慮使他被迫貼上魔丸標籤。初期,哪吒以“我就當妖怪給你們看”的叛逆行為來反抗,但在父母和好友的愛與關懷下,他逐漸尋回本真。當他對敖丙喊出“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算”,實質上完成了從“他者定義”到“自我賦權”的轉變。電影透過“換命符”和“天劫咒”的雙重設定,展示了社會規範中“要不成仙,要不消失”的選擇,而母親則以生命捍衛了孩子的尊嚴,呼喚自我認同的本質:無論你是仙是魔,娘都愛你!
這讓我想起兒童繪本《那隻沒有被染成金色的蝴蝶》時的情境。多數成人,包括我自己,都認為在逆境中遇險的小蝴蝶無法生存,但孩子們卻天真地相信:可以躲起來!要去休息!去看醫生!這顯示出悲觀和焦慮是成人社會化過程中的思想枷鎖。
《哪吒2》揭示了自我認同的本質:並非“我相信我能成為有用的人”,而是“無論如何我都有用,我不需要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優秀”。希望電影帶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珍貴價值,也不必依賴電影的成就來證明。
鏏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