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明德與荀子成相
近日報章刋出一角圖文,算是新聞亦可,算是廣告亦無不可。它是故宮博物院重華宮主題展。印有御筆“天下明德”四個大字,是哪個“御”?因為款識上的印章看不清,無可奉告。這無關宏旨。
何謂“明德”?光明之德也。或謂“德”豈有明暗之分?是的,“德”字是一個正面詞,本來就是亮麗的,亮麗可以說成“美”,那麼“明德”正是美德。《逸周書 · 本典》:“今朕明德所則,政教所行,字民之道,禮樂所生,非不問而知,故問伯父。”《史記 · 五帝本紀》說:“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一言以蔽之,明德就是才德兼備的人。
《荀子 · 成相》:“明德愼罰,國家既治四海平。”所謂明德是彰顯其道德,愼重處理刑罰,不濫殺無辜,不以言而入罪。《荀子》還說:“治之經,禮與刑,君子以修百姓寧。”他是說:治國的綱領是“禮”和“刑”,君子用他來修養自身,百姓因此而得到安寧,把美德彰明,謹慎地施行刑罰,那麼國家必然大治,天下太平。
《荀子 · 成相》用詩歌形式闡述了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全詩五十六節,分為三部分以“請成相”為開頭語,盡是“隆禮重法”、“尚賢使能”、“重義輕利”,而決不能任用專進讒言的人。
講到“天下明德”,蓋古時中國範圍內部土地,實即指本國。這枝御筆竟寫出“天下明德”四字,大概他已參悟過《荀子 · 成相》。今天在此展出故宮文物,既是歷史題材,也是政治良箴,很有意思。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