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康熙最疼的兒子?
以為愛子即將脫離危險,康熙將喜訊硃批奏摺發還京城告訴諸子時,竟違反常規,沒將封套封口,而是用硃筆在封皮上寫了這樣一句話:“這是喜信!若照常封固,爾等拆閱,太耽擱時間,所以沒有封上。”在皇子們面前一向持重的康熙帝,此刻因嬌兒病情好轉而狂喜,甚至連他本人一再強調的諭旨奏報規矩也隨意違反。
八月二十四日,康熙回鑾。由於十八阿哥未痊癒,全部隨扈人馬只能緩緩而行,“一日不超過二十里”。當年四阿哥患痢疾,康熙聞訊後一晝夜就能從塞外火速回京!不料九月初二日,胤祄病情再度惡化,生命垂危。康熙降諭隨扈諸大臣:“自十八阿哥患病以來,朕冀其痊癒。晝夜療治,今又變症,諒已無濟。”所謂變症,指胤祄出現了病情反覆,合併其他疾病的襲擊且病勢兇猛異常,已無法救治。
單純腮腺炎通常可自癒,且預後良好,睾丸炎、附睾炎是其常見併發症。而現代醫學證實,百分之十的患者會有腦膜炎,更有少數人患腦炎,這時問題就嚴重了!這些神經系統疾病是腮腺炎患兒最常見的併發症,主要表現為發熱、嗜睡、頭痛、嘔吐等,重症者可出現驚厥、意識障礙。
九月初四日,胤祄終於夭亡。這對年近六旬的老皇帝而言無疑是一個極為沉重的打擊。頗諷刺的是,此前已被父皇厭惡的太子胤礽,在這場風波中居然表現得冷漠自私,讓康熙震怒,於是被削去太子之位。弟弟之死成了壓垮太子哥哥的導火索!
後來,胤祄被安葬在康熙景陵妃園寢內、其母密妃王氏墓旁。這是僅有的一個特例,隱含着康熙深深的憐愛和愧疚。清朝本規定,皇子們都在別處另建墳塋,不能與父合葬。康熙大概是希望永遠守在這愛子身邊吧?
也許是受寵之故,胤祄的母親和哥哥結局都不錯,其母活到乾隆年間,享年七十。兩胞兄都保有親王頭銜,善終。
(三之三)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