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使用說明
選擇高中的文、理分組,高中升大學的輔導講座,都逃不過一份“十六型人格”的問卷。這類人格測試近年成為流行熱潮,明明彼此是相識已久的朋友,還會問對方到底是“I人”或“E人”;大家紛紛為自己配對所屬的人格,作為新的代號。有歌手以自己所屬的十六型人格代號作為專輯名稱,代表人格特質的四個英文字母組合,彷彿變成了一個社交媒體標籤。
要了解一個初見面的人是“怎麼樣的人”時,似乎最簡便的方法就是詢問生肖、星座與十六型人格。甚至對於我們自己也是如此。畢竟,“認識自己”是一個窮盡一生的課題。十二個生肖、十二個星座與十六個人格,都有各自一份定義清晰的說明,為自己貼好標籤,等同手執着一份關於自己的說明書。
動畫《玩轉腦朋友》在第一集教會我們擁抱所有情緒,到了第二集則帶我們認識自己。電影點題地解釋了“自我意識”是通過情緒、短長期記憶與核心記憶交織形成的。一開始掌管快樂情緒的“阿樂”只擷取了正向的回憶、刻意拋棄有關失敗和悲傷的負面記憶,繼而使女主角單一地發展出“我是一個好人”的自我意識;到後來進入青春期被焦慮情緒“阿焦”主宰後,又被“我不夠好”的自我意識佔據。但電影最終想告訴我們的是:無論是“好人”或“不夠好”,都不是完整的自己。結局裡被所有情緒一起擁抱後形成的“自我意識”結晶沒有固定形態,是複雜且不斷改變形狀的。
我們不能被星座人格標籤或三言兩語定義,也沒有一本白紙黑字的說明書。因為我們秉持的信念有時會產生矛盾,道德標準會搖擺,多數時候都是亂七八糟的。但那就是我們。理解自己的多面與流動,接納每一個自己,才能真正的愛自己。
波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