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也能治病?
冬日,跟澳門一眾文友暢遊惠州。那兩天,正是寒流駕到之時,下車伊始,我們都凍得哆哆嗦嗦,個別朋友還出現了輕微感冒的症狀。好在,賓館內溫暖無比,大巴也是極度舒適,徒步走在景區內,大家裹上羽絨服倒也沒覺得難受。
惠州,已成為主打蘇東坡名片的旅遊城市。在這裡,東坡居士的形象和影響幾乎無處不在,從西湖到朝京門,從白鶴峰到東江,哪怕街頭巷尾,都能隱約感受到這位九百年前的文化巨匠無窮的魅力。
那天我們逛了白鶴峰上的東坡祠。這是依山而建的仿古建築,當年也是蘇東坡故居舊址,如今真跡只殘存一口枯井,井邊草生機勃發。
一代文豪在惠州生活了兩年多,留下的話題和美談千年不盡。在祠堂附近,當地政府還新修了紀念館,將他生平、尤其在惠州的經歷詳細展現。蘇軾除了文學造詣極高,書法和繪畫也筆力不凡,而作為父母官,他在解除百姓疾苦方面更是盡心盡力。
民生的最大困擾莫過於瘟疫。元佑四年,蘇軾任杭州知府,剛一到任就碰到了百年不遇的瘟疫大流行。杭州城裡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求醫問藥的窮苦百姓。蘇軾招募了醫護人員,又在衆安橋旁找到了一處官家的院子,辦起了一所名叫“安樂坊”的病坊。有人認為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公立醫院”。病坊建起後,蘇軾立即派官員和醫生分赴各社區救治病人,同時免費發放食品、藥品。據《續資治通鑒長編》載:“作饘粥,藥餌,遣吏挾醫,分方治病,活者甚衆。”
當年他可在官場上春風得意,但是到惠州,情況完全相反,甚至比到黃州更惡劣。烏台詩案,宋神宗只是把他攆到距離京城不算太遠的黃州,讓他好好反省自己的言行,還沒想把他一棍打死。然而,蘇軾五十九歲時被政敵誣陷,由北方被貶到荒蕪、瘴疫橫行的嶺南惠州,那就是政治前途被判了死刑,甚至肉體也被置於死地。(三之一)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