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
恩,從心、從因,因從口大,乃就其口而擴大之意,亦含有相賴相親之意。心之所賴所親者,彼此必有厚德至誼,故恩之本義作“惠”解,即他人給我或我給他人之情誼、利益,稱之曰恩。
家父馬萬祺教我受人恩果千年報,恩通常分四種:父母恩、師恩、國家恩、人與人之間互相之恩。恩不一定是物質,可能是一句安慰、提示、忠言或分享。只要在重要關頭,令我走上正軌或改正我的三觀,讓我活得陽光、活得安康的都是恩。沒有經過自己的努力而能享受到的成果,都是別人的恩,要隨時帶有感恩的心。“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尤其是國家的恩,有國才有家。《弟子規》云:“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
對於幫助別人,家父的教導是施恩莫望報,而且施的時候千萬不要以高人一等的姿態,應以平等心去援手。多了解對方的需求和處境,才能給出最有效用的支援。
記得小時候,由澳門去廣州,坐車要經過五條河。每次等渡河小輪時,家父都會下車去向村婦買雞蛋、香蕉、花生之類的農產品,讓她們感受到勞動成果可以幫補家計,是她們自己的努力得來的酬報。反正凡遇到弱勢的小販,家父都會特意光顧和不經意的推薦,而且顧及對方的顏面,而不着意的幫助。家父教我要“雪中送炭”,見到需要幫的,不用等人家開口,如給孩子的學費、親人的醫藥費,或急需……都應低調送出。“濟人須濟急時無”,在生時多幫一點醫藥費比死後給帛金有用。孔子說:“君子周急不繼富。”已經擁有的人,就不必再給他了。(二之一)
馬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