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5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如何在鋼琴比賽中脫穎而出?
香江字王
(散策人間)眼裡有人 心中有愛
(二弦)讓人生充滿詩意……
(斷章寫義)“慢養”成就好性格
(海外寄柬)檳城觀音像
(杏林外史)清朝版刮骨療傷
(古今亂炖)秋遊《青松嶺》拍攝地
(一路向南)得不償失
(筆雯集)生明死魄俱是月初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1月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慢養”成就好性格

鏏 而

“慢養”成就好性格

    “慢養”是什麼?“慢養”是:不要太緊張,不要太急。是要幫助父母了解,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而不是考試成績。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當他們畢業時就已經落伍了。提早逼他們讀書,讓他們討厭上學,將來畢業後不再學習,這才是最糟糕的事。

    【摘自:《不管孩子,比管孩子還難!》,黑幼龍著,遠足文化出版,二○二一年八月】

    在生活節奏急速的世代,人生充滿焦慮。孩子才幾歲,就急着學東學西;基本功課未掌握,就開始考各種證書;大學尚未讀完,就要為未來工作做好規劃;還未了解未來是什麼概念,已被貼上成功者或失敗者的標籤。在隨波逐流的成長路上,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空間讓孩子停下來反思?

    同意引文所述:決定孩子一生的是性格,而不是考試成績。大家都明白性格決定命運,只是不知道性格要如何塑造。性格受遺傳、環境和個人選擇等多種因素影響,而家庭環境對性格的發展起着關鍵作用。研究指出,一個溫暖、支持和鼓勵個人發展的家庭環境,有助於培養孩子自信和開放的性格。性格塑造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家庭,還受個人際遇、社交經驗的影響。培養自我覺察能力是性格塑造的第一步,通過自我反思、觀察自己的行為和反應,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才可以針對性地進行完善和發展。雖然家長和老師可以引導孩子反思,但領悟這件事卻不能代勞。這讓我想起龍應台在《孩子你慢慢來》中描述的場景: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