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 · 經驗 · 理論
相信會有許多人,一聽到“理論”這個名詞,就會覺得太深奧、太高級、太難懂……離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要求太遠了。
筆者青少年時代,也有如同上述近似的想法,自己將來又不想做“理論家”,為什麼要學習“理論”?
後來,在老師的啟發下,漸漸地開竅了。開始體會到“理論”的重要性。知道了一個人如果想提高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水平,想成為一個有貢獻的專業人才,那麼,對這個專業一定要把日積月累的經驗提升為理論。因為,理論是系統性的、概括性的和方向性的指引。
比方說:自己喜愛文學,那麼,除了從一個“勤”字出發之外,還要逐步學習一些文學理論,經過工作實踐的磨煉,才知道:把一般的認識和經驗提升為對理論的研究和掌握,是在學術上跨進了一步。
由於教學工作的需要,我經常要對學生推行課外閱讀的輔導;當學生問起我:怎樣去更深入地閱讀一部文學作品呢?
當然,對一切文學作品的分析和評價,都應該牢牢記着不能脫離實際這個原則;也就是說:你不能用今天的標準,去批評不同時代的作品。比方說:我們不能用馬列主義思想去要求屈原、李白。
個人認為:每一部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都可以從兩個方面去鑑賞;那就是:其一,作者的世界觀;其二,作者的美學觀。世界觀,便是作者通過文學的手法表現出來的是非、善惡、愛恨的反映和感悟;而美學觀,就是作者自己建立的特別風格、表現手法……這正是濃妝淡抹,各有美感。我們讀文學作品,在這方面便是最難得的心靈享受了。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