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6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心曲)三年一程路
癸卯端午詠
(西窗小語)俄能獲益於混合攻擊?
(一格藍山)雲吞
(第四人稱)暗之風景
(拾光者記)GPT與外語
(夢寐園)惡毒的霸凌者
(幸福魔法)我們都是天選之人
(尋樂人生)兩場新書發佈會的師生情
(筆雯集)槐花黃 舉子忙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28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夢寐園)惡毒的霸凌者

林 月

惡毒的霸凌者

    #MeToo風波在台灣越演越烈,不同的霸凌事件在短時間內被猛烈曝光,訊息量之大、牽涉人物之廣使人吃驚,一時之間都不知道應該怎樣消化。

    回溯早期#MeToo事件是二○一七年,荷里活一位著名女演員,為促使人們意識到女性被性騷擾或曾被侵犯的嚴重性及普遍性,在推特上發起鼓勵女性盡可能傳播的關鍵字活動。性騷擾是霸凌的一種,台灣現時的#MeToo風波,除了涉及性騷擾,還有職場、言語等霸凌事件。相關人物居然有知名金馬導演、著名學者、當紅藝人及主持人等。醜聞被爆出後,那些人擁有的專業、知性等優秀人設毀於一旦。

    我個人立場是支持受害者勇敢面對加害者曾經的暴行的,作惡的人也必需承擔責任。但同時也認為需要理智地分析及思考不同的事件,例如受害者的揭發,會為自身及加害者帶來什麼影響?受害者如果只是帶着報復心態,一心要毀掉加害者,這種心態又是否真的可取?倘若加害者已改過自新,其改變是否能換回一個較輕的發落?這些都是我在思考的。然而也深知,自己不是當事人,沒經歷過那些創傷,也沒有資格評定。

    可怕的是,瀏覽新聞時,看到不少網民會在加害者後代的社交平台上,留下一些已脫離事件本身、卻又惡毒不堪的謾罵,根本只是要發洩自身憤恨情緒。這我就不明白了,#MeToo的本意不是要人們關注霸凌行為,從而改善社會風氣嗎?怎麼吃瓜群眾倒變成了主動霸凌的那張利刃了?請留意霸凌並非只針對在身體上攻擊別人,更包含在心理或言語上的攻擊和暴力。

    網友們正義凜然地留下那些惡毒句子時,都不會覺得自己虛偽嗎?

    非常希望正義得以伸張,亦希望人類不要滿帶惡意地將傷害疊加在傷害之上。

    林    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