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書法墨跡新發現
最近,一幅署名曹雪芹的書法墨跡在湖北仙桃發現,收藏者為李先生。墨跡為五言聯句:“梅綻香風遠;柳搖春意濃。”落款為“乾隆八年曹雪芹書”,鈐印清晰可辨。由於時間較為久遠,泛黃的紙張破損較為嚴重。據李先生介紹,該墨跡曾為一個具有軍旅生涯的老人所收藏,但由於年事已高,在臨終前毅然將這幅墨寶轉贈他並囑其妥善保管與收藏。
關於曹雪芹的史料目前很少,特別是其墨跡就更加難得。該曹雪芹墨跡的發現,為《紅樓夢》以及曹雪芹本人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史料,提供了相關研究觀點值得商榷的事實依據。
例如,隨着《紅樓夢》研究的不斷深入,關於曹雪芹究竟是何人的問題,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最近由岳識界主講的“破解紅樓夢”抖音視頻影響很大,該視頻認為:紅樓夢是由乾隆皇帝親自策劃,並由其“秘書班子”的相關人員撰寫而成,其主人公就是乾隆皇帝,其作者曹雪芹僅僅是乾隆皇帝的第五個兒子“永琪”(藤琴居士)的代號及“草蛇灰線”(即比喻事物留下隱約可尋的線索和跡象)。這些認知較前研究具有一定的顛覆性,但該墨跡史料證實“曹雪芹”確有其人其名,並在《紅樓夢》的創作之前就已經存在。
岳識界認為,《紅樓夢》的寫作始於乾隆十七年或十八年,即乾隆之富察皇后離世之後的一段時間。也就是說曹雪芹的筆名是在乾隆十七年之後才有的,但該墨跡史料署名於“乾隆八年”,其名早於紅樓夢創作近十年的時間。說明否認“曹雪芹”其人的“真實存在”以及紅樓夢作者的“烏龍案”等觀點,值得進一步研究與商榷。
趙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