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探討)淺論澳門公職人員脫密問題
荷花節頌
題蘇堤春曉圖
(散策人間)尚未入眠
(二弦)醉拳 · 枯筆 · “狂草” · 沙嗓
(斷章寫義)孩子的生涯發展
(隨筆)千億星河之夢
(杏林外史)左宗棠的喪子之憾
(古今亂炖)寄暢園暢想
(一路向南)曼谷商場
(筆雯集)關雲長刮骨療毒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6月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孩子的生涯發展

鏏 而

孩子的生涯發展

    結果發現,逾千五名本澳高中學生中,逾八成受訪學生感到不確定父母能否在自己的生涯發展上提供支持,九成受訪學生對父母生涯情感支持的程度偏低……受訪學生表示父母對自己的職業知識內容缺乏,顯示父母未能有足夠為子女在職業探索或職場能力分享等方面,協助子女生涯發展上的需求。

    【摘自:“澳門中學生生涯發展情況調查發佈會”,二○二三年五月三十日】

    朋友知道我在做青少年研究,特地給我寄來結果。我反思:父母當年給我的支持足夠嗎?在經濟上肯定是足夠的,職業導向的指引則較少。在火紅年代走過來的父母,對傳媒沒有好感,猶記得他們在聊天時曾輕描淡寫地談過:最好不入傳媒、不談政治。結果我放棄了中文傳意專業,選擇教育學院中文系,成為中文老師,但因為喜歡寫作,工餘持續在報上發表文章,政治也常談。妹妹讀戲劇,是名專業演員,也會演有關政治議題的作品。

    我兒今年升大了,因為熱愛科技,初中時已經常忽發奇想,例如:奇才們說讀大學沒有用,我的理想就是做“不用返工的工作”。我聽着一頭霧水,但聊天的意義在於溝通,而且我對此領域所知有限,不好下判斷。不久,我那讀電子商貿的學生真的找到一份“不用返工的工作”,其收入足夠他在全球過上旅居的生活。

    分享自己的工作情況,讓孩子理解社會現實是有需要的,但社會不斷進步,職涯不斷變化,上一代人的理解局限於自己的經歷,很難有足夠的視野進行有效分析。計劃趕不上變化,面對職涯的不穩定性,家長不宜過度介入,對孩子最好的支持是:幫助他們發掘專長,支持他們追求理想!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