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拳 · 枯筆 · “狂草” · 沙嗓
一位年輕人,也是一位校友,他要出版一本著作,殷切地囑我為他的新書題上幾句話。我接了這個題詞的任務十分重視,難以放開。
找到了一段古訓名言作借鑑用句。但到了提起筆來,只寫了幾隻字,就開始緊張了,越是想把這段字體寫好,就越是覺得不滿意,遠不及平日水平。
再寫第二稿,仍不滿意,太拘謹了,再寫第三稿,也是不滿意,全篇局促、生硬,像是套上了鐐銬在寫字一樣。
還是歇一歇吧。於是,停下來,自己再作一番“部署”,對着白紙癡癡地想了好一陣子……
後來,心中竟然打開了一面窗,漸漸豁然開朗了。我開始領悟到:做一件事,必先端正心態,最忌患得患失,特別是搞藝文和技能這些專業,除了厚積薄發的基本功外,還與“臨場”的演出狀態很有關係。於是,我想到了一些有趣又有啟發的事例——
譬如說:本地負盛名的醉拳,表演者的優勢,就是放開包袱,自由發揮,能在平日長期苦練的功底基礎上,醉得另有一正面看點,有特色。
又譬如枯筆一說,有些書畫家的作品中,往往有一種特別的風格,擺脫四平八穩的筆法,呈現出率性、蒼茫的自我風格,但這正可能是一種含蓄的、象徵的意筆,境界可令人回味。
又如歌手,有些不一定是天生一把好聲音的,例如麥炳榮的“豆沙喉”,也能以一把略帶沙啞而別有韻味的嗓子和腔調,闖出一條新路來。
由此,我想到:在藝文領域的磨煉中,有一條很重要,就是要“放”,在藝術的基本功加誠意的基礎上,呈現自我,還原自我。
想通了,我落筆不再患得患失;而如信步閒庭一般揮毫獻醜,量力、盡力而為……果然,有了不少的改進呢!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