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
本澳最近先後重映《悲情城市》、《亂》,皆引起一陣小漣漪。舊影迷固然重溫,新影迷急忙補課。
有說未看過《悲情城市》,未算看過台灣片;也有人認為未看過《亂》,無法感受黑澤明電影在大銀幕上的威力。無論怎說,兩片皆是史上的一流經典。尤其是《亂》,必須在大銀幕上欣賞,才能看出黑澤明的嘔心瀝血。每一個畫面、每一佈景、每一色調、每一句對白,精雕細琢,震撼澎湃;用畫面與劇力,逼使觀眾進入野獸般的人間悲劇,反思人性。
黑澤明一生導過三十齣影片,九成皆是經典。《亂》雖非其最好作品,卻是晚期的巔峰之作。從構思到完成花了十年時間,耗資一千二百萬美元,創下日本影史之最,將莎翁筆下的《李爾王》轉化成骨肉相殘的日本戰國故事。
黑澤明執導的影片,是電影課最好的教材之一,也是影迷自我提升欣賞水平的好材料。劇本結構上,《亂》緊密有序、一氣呵成。從開始的打獵,到權力轉移後的幾場戰爭,似是發生在幾天內,對白高度精煉,沒有多餘的篇幅。每一個畫面皆有表現力,構圖別致;全片第一個畫面,每人面向不同方向,暗示眾人之間的冷漠關係;最後的神像畫,意味神仙也難打救人類。
色調運用上,三軍的軍服色彩,對比鮮明;灰暗的煙火、古舊的城堡、地上的屍體,視覺上充滿層次感;橫移的運鏡,捕捉了連綿不斷的烽火漫天、血染大地,控訴人性貪婪權力、殘酷無情。
三十幾年來,四度在戲院欣賞《亂》,從不厭倦,每次均看得目瞪口呆。今次看出女性復仇的涵意。男性為權而血流成河,女性為仇而使男性互戰,寫出男弱女強的弱肉強食。黑澤明其實沒有忽視女性的力量。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