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感言)蘿蔔青菜 各有所愛
(老陳尋味天下)勇記海南雞
(山谷小島通信舍)兒童之心 在那遙遠的地方
(四方聽音)倫敦精釀
(衆藝館)“扮演”之度
(時光迴輪)純真的鼓動
(胭脂齋)春日聞鳥語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熱灰治療
(筆雯集)貧廉富義生榮死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5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筆雯集)貧廉富義生榮死哀

冬春軒

貧廉富義生榮死哀

    墨子他所標榜的愛、利,與儒家的仁、義,是一致的。在說到《墨 · 修身第二》之前,且先談一談《論語 · 衛靈公》。話說孔子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窮,是要講資格的,並非任何人都窮得起。這是甚麼資格?在貧困中還能堅定信仰,毫不動搖,這資格是君子資格。要是小人,一窮了,小的偷雞盜狗,殺人放火。大的竊國為奸。孔子在陳絕糧,跟隨他的人都餓到不能起了。子路因此很不高興地責問孔子:“君子也有窮得毫無辦法的境地嗎?”意思好像說:“仁義道德可以當飯吃嗎?”所以孔子回答說:“君子雖然窮,但仍守得住;相反,小人窮,則甚麼事都做得出。”

    《墨子》同樣說貧富與君子和小人之分,他說:“君子之道也,貧則見廉,富則見義,生則見愛,死則見哀,四行者不可虛假,反之身者也。”就是說:君子之道,當在貧困時要顯示廉潔,富足時要顯示他的義,即所謂能施。如斯的顯示,正如文天祥《正氣歌》說的:“時窮節乃見。”有這樣品格的人,他生時備受人們的愛戴,死後令人哀傷。貧而廉,富而義,生而榮,死而哀,這四種情況,絕不是弄虛作假可得,必須反映於其本身。

    墨子又說:“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據財不能以分人者,不足與友。守道不篤,徧物不博,辯是非不察者,不足與游……。”文章是說:意志不夠堅定的人,其智慧必不高,言而無信者,其行為一定不果敢;發了財不肯布施者,勿與之友;守道不堅,閱歷不廣,是非不分者,不可與之交遊。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時,澳人有句俚語曰“大隻講”。該詞源於有“大隻廣”其人,由“廣”、“講”音之轉訛故曰“大隻講”,其意是只講不做,所謂“得個講字”。像“大隻講”者,無論其口才如何了得,人們是不會相信的。

    冬春軒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