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感言)蘿蔔青菜 各有所愛
(老陳尋味天下)勇記海南雞
(山谷小島通信舍)兒童之心 在那遙遠的地方
(四方聽音)倫敦精釀
(衆藝館)“扮演”之度
(時光迴輪)純真的鼓動
(胭脂齋)春日聞鳥語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熱灰治療
(筆雯集)貧廉富義生榮死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衆藝館)“扮演”之度

踱 迢

“扮演”之度

    戲中戲的美學策略,在《西哈諾》第三幕開始慢慢淡化。原先推一張檯進來,演員換一套服裝,燈光氛圍一轉,就由劇院變成了麵包店。可是當劇情進入女主角羅克珊與卡斯安、西哈諾(只有聲音)樓台相會之後,整體的劇場佈局都跟一般鏡框舞台相類,紗幕落下代表空間的分隔,又用了前幕開關作為時空的距離,第一、二幕的靈動與劇場性再不復見。

    或者說,戲中戲或台中台的演繹,完全交到演員身上。正如文本中已設定的卡斯安,扮演着具有西哈諾的文采,而西哈諾的文采也借卡斯安的俊俏肉身進行扮演,到第五幕,前述故事的十四年後,羅克珊於修道院每天等待西哈諾來報告貴族新聞。修道院的修女們,由男、女演員混合扮演,不過此一扮演在方法上卻不統一,正如第一至四幕均有女演員扮演男角的情況,但女扮演男角(例如歐陽月珊飾演的麵包師)沒有在身體上刻意標榜其性別特徵,卻仍然自然入信。但在修道院這一場男演員(例如黎乃鏗)卻刻意以娘娘腔的聲調、走路時誇張地扭擺下盤來取得效果,這種帶來疏離感的跨性別扮演,除了讓現場觀眾哈哈大笑外,還換來原本要交代後續劇情的台詞被弱化的效果,可見戲中戲強調的扮演性,在下半場並未拿捏得宜。

    《西哈諾》在原文本中描寫出一個戲中戲的場景,隱喻劇中人也正如舞台上的角色一樣,扮演了角色或者替人幕後提詞,卻無法以自我視人。而夢劇社的《西哈諾》在文本的基礎上,以舞台上的舞台來凸顯劇場性,導演在第一、二幕表現得神采飛揚,可惜在這層面上,導演語言並未貫徹始終。而在劇中劇的扮演性上,演員似乎並未意識到當中的“扮演”之度,部分表演者在疏離與投入之間顯然未能自在,猶如精彩的場面調度中缺乏靈魂的佈景。

    (未完成的劇中劇 · 三 · 完)

    踱    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