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感言)蘿蔔青菜 各有所愛
(老陳尋味天下)勇記海南雞
(山谷小島通信舍)兒童之心 在那遙遠的地方
(四方聽音)倫敦精釀
(衆藝館)“扮演”之度
(時光迴輪)純真的鼓動
(胭脂齋)春日聞鳥語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熱灰治療
(筆雯集)貧廉富義生榮死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山谷小島通信舍)兒童之心 在那遙遠的地方

川井深一

兒童之心    在那遙遠的地方

    小女孩愛達,爸爸出海去,母女三人送別父親,媽媽卻自此像是失了魂魄。愛達是個好姐姐,她擔綱起照顧妹妹的責任,一不小心,妹妹被妖精偷走了,該怎麼辦好?愛達翻身一躍,拎着號角,帶着母親的黃斗篷,尋找妹妹去了。這是莫里斯桑達克《在那遙遠的地方》(Outside Over There)的內容。

    在大阪中之島童書森林,它被放到生死書室內,於是我們重新讀,尋找死亡的暗示與線索。

    這是莫里斯桑達克童年三部曲色調上最幽暗的作品,其他《野獸國》或《廚房狂想曲》也有一樣的風格——被黑暗籠罩緊壓。感覺上像是“爸爸走後,陰暗就一直逼近”,夜晚、室內、森林、海與雲層、月光……而妖精抱着妹妹前進,畫裡居然有艘小船,妹妹前進的路徑,原來是一條冥河。

    帶走妹妹的妖精,叫作哥布林,是在奇幻故事中常常能見到的小矮人角色。也聽過一個說法,中世紀的嬰幼兒死亡率極高,許多父母認為這些垂死之子,是被妖精調包的孩子,有的父母會將他們直接扔到森林。這些“照顧者失職,孩子死亡”的訊息讓我不安。

    但莫里斯桑達克是個極為溫柔的作者:他把這本書獻給Barbara ——莫里斯桑達克的姐姐,絕版的中文版直接翻譯成“給有弟弟妹妹的小孩”,它真的給了每個小讀者巨大的力量:被相信、能成就大任務。

    姐姐最後突破萬難,在眾多變幻成寶寶形象的哥布林中,她找到了自己的妹妹。那幅畫多像是達芬奇的《巖窟聖母》,姐姐最後脫去了母親的外衣,成為“她自己”——兒童本身即具神性,唯有這個神性,才能帶領另外一位受難的兒童遠離死亡。在這部分,兒童是照顧者。如果說兒童的身軀不是他力量的限制,成年人理應有着這個守護者的童心。

    (死亡之書,黑暗之書? · 四)

    川井深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