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崔致遠嘆息的今天
崔致遠,晚唐時期新羅人,年少時到長安留學,十八歲就考中進士。後來遊歷中國,遍閱群書,成為在朝鮮半島傳播漢文學的先驅鼻祖。他在漢語文學上也有很高的造詣,“窗外三更雨,燈前萬里心”就是膾炙人口的佳句。
有着“海東孔子”之稱的崔致遠,一生致力於中華文化的傳播和交流,他本人也成為如今中韓歷史上世代交好的代表人物。按理說中韓地緣相近、文化相通、人緣相親,本應世代友好,互相尊重理解。可惜,時至今日,在韓國從事中文教學的我及我的同仁們,都能深刻感受到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無力感,那就是中文在韓國的處境越來越囧困了。
根據官方數據,在韓國的華人有接近七十萬人(實際上遠超這個數字,預估有一百萬),是韓國第一大外國人群體,但是,在韓國沒有一家中文的電視媒體,中文廣播節目也只有一個。對比其他國家,例如新西蘭,只有二十多萬華人,卻有多家華人電視台、電台、報紙、網站等。如今在韓國,有教授甚至坦言,他們的學生都不敢對外稱自己在學習中文專業。我的一位師姐被所在大學派到高中去宣傳本校中文系,結果在說明會結束後的“演講評價”中出現大量惡評,讓這位師姐不知所措,因為自從美國部署在韓國的薩德系統,引起“薩德事件”到現在,“厭中”情緒已經發酵到不少普通的民眾中間,甚至連教學中文都成了“原罪”,這樣的轉變讓我始料未及。
現在韓國不少大學已經大幅削減或者裁撤中文系,就連教授外語最重要的高校——韓國外國語大學的中文翻譯系,也宣佈關閉。看着學生們拉着“
反對”的橫幅在校園裏抗議的身影,忽覺這個春天如此的“
寒冷”。我身邊一些語言學教授把論文研究方向從如何教好中文,變成如何讓學生不討厭中文,而這一切的改變甚至沒有引起注意。作為中文系老師,每次讀到崔致遠的詩句,想起他那句“道不遠人,人無異國”的美好期盼,就感到很失落。他理想中的中韓民眾關係,應該是因道義相通,不會產生距離和隔閡。但如今不僅道義難以相通,更互生嫌隙,倘若他在天有靈,會作何感想?
當韓國大學紛紛關閉中文院系,韓國的中文系學生不想坦言所學專業,不再把中國作為留學首選地之時,我們怎能憑空希望將來的中韓關係可以正常化,甚至更好呢?我不安:崔老前輩,我們終究還是辜負了您的期許了!
王 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