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弛感
今年的目標是想讓自己慢下來。前幾年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總是毛毛躁躁的,像隻“盲頭烏蠅”,也像個轉不停的陀螺。今年想變得更加平和、淡定,大概也就是網上最近說的“鬆弛感”吧。
以前年輕時,旅行總喜歡給自己排滿行程。
提前做計劃、研究攻略、仔細選擇,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精彩的景點。因為旅行中的每一天都有時間跟住宿成本,好像每多玩一個景點,就能更回本一樣。
反而長大之後,開始沒那麼計較,變得“佛系”,隨興之所至,甚至覺得很累的時候,就在酒店宅一天,換個地方躺着也挺好的。
有個八卦說梁朝偉特地搭飛機到英國倫敦,只是為了餵鴿子,讓人想起《世說新語》雪夜訪友的故事,半夜起來,興致到了,就出門拜訪好友。到了朋友的家門口,興致已盡,就折返回家。無論是去還是回,行動自由,無拘無束,不必理會目的。
所以有時候出外時,一邊用“大眾點評”應用程式挑選餐廳,一邊也會感覺自己剝奪了在路上遇見美食的機會。
畢竟,透過找攻略的方式,用餐這件事已經被變得具有目的性了。同時,每一道菜品的味道,都被前人用照片或文字評論得非常清楚,當我真正品嘗時,好像只是個二手販子,吃别人嚼過的東西。反而不提前“做功課”,可能有更多意外驚喜。
一切隨心時,不會太受外界的評價影響,也不會被沉沒成本所困。因為有了需求,有了預期,當現實達不到期望時,就會產生失望和難過的情緒。而如果鬆弛一些,完全接納命運的安排,允許一切發生,帶着開放的心欣賞這些饋贈,自有一番不一樣的體驗。
木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