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6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社諮會倡“白名單”助領養動物
社諮委促快推保育茨林圍計劃
委員倡松山人隧打造文藝長廊
委員倡商業垃圾袋徵費撤租桶
居民冀增下環休憩空間
海濱休憩區碰碰車場停開六天
當局檢視分析留澳日數規定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3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居民冀增下環休憩空間



座談會上居民踴躍發言

    市署座談介紹大堂區市政建設

    居民冀增下環休憩空間

    【本報消息】市政署昨晚舉行社區座談會,介紹大堂區內市政建設及綠化工作,並就區內問題聽取居民意見。有居民希望政府劃出空間,在下環區內增設休憩空間,不要將該區邊緣化。另有居民關注旅客分散至下環居民生活區或導致物價抬高等問題。

    社區座談會昨晚八時在下環活動中心舉行,市政署管委會主席戴祖義,副主席羅志堅、柯嵐,委員關施敏和麥儉明,以及相關部門代表出席。麥儉明首先介紹大堂區內的市政建設,當中已完工的包括觀音像海濱休憩區設置儲物櫃及基礎設施工程、得勝馬路華力花園後側山坡修復工程、皇朝區一帶行人道及行車道優化工程、孫逸仙大馬路行車天橋、馬六甲街及周邊道路的行車路面重鋪瀝青工作及北京街與高美士街周邊道路重鋪瀝青路面及優化部分渠道工程。

    南西灣植逾百路樹

    他又提及,市政署正編制何賢公園及宋玉生公園周邊行人道優化工程計劃;第十一期的垃圾壓縮桶建造工程正在開展;大堂區內位於南灣大馬路的壓縮桶站現正設計,料本年第二季完成招標文件,爭取第四季開展工程;商業大馬路擴寬行人道工程將於今年第二季施工。

    關施敏介紹大堂區內綠化工作時提及本年的植樹計劃,擬於西灣湖景大馬路、城市日大馬路、蘇亞利斯博士大馬路一帶合適位置,種植約一百一十三株樹木,樹種包括紫薇、大葉紫薇、小葉欖仁及儀花,料本月底完成種植並開展四個月的養護工作。

    憂遊客多刺激物價

    提問環節中,有居民反映下環街市對出位置的斑馬線於繁忙時段經常被上落貨的貨車違泊霸佔,導致行人難以通過馬路;希望政府劃出空間予人口密集的下環區興建綜合休憩區,讓區內長者和兒童有休閒玩樂空間。另有居民指,通關以來有不少旅客從旅遊區分散至下環居民生活區,擔憂導致區內熟食中心物價上漲。

    分段優化沿岸空間

    戴祖義回應稱,對繁忙時段貨車違泊霸佔斑馬線的問題,市政署會向交通局通報,冀局方加派人手巡查及處理違規停泊車輛。增建休憩區方面,早前媽閣興建交通樞紐工程,有休憩區部分設施因工程關係暫停使用,現時有關工程基本竣工,市政署盡快恢復沿岸的設施,分階段優化區內沿岸休憩空間。首階段將規劃融和門至舊大橋西側沿岸,現正深化設計,短期內公佈方案;次階段計劃優化融和門至航海學校的濱海空間。另司打口休憩區目前設計不理想,市政署去年已對司打口及內港碼頭一帶展開“司打口公共街區優化工程”的編制工程計劃,包括司打口休憩區的優化設計,但前提要配合城市總規的發展。

    他指出,現未發現因旅客前往消費而影響熟食中心的物價和秩序。希望居民抱寬容心態,若遊客過於集中旅遊區,對該區居民壓力更加大。羅志堅補充指,下環及媽閣一帶屬傳統老區,區內設施發展成熟,市政署會積極優化倘有空間。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