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價熱潮
疫情封控剛剛放開的二○二三年初,怡寶、農夫山泉、養樂多等飲品企業便開始宣佈漲價通知,漲價幅度為百分之三至十四點三不等。與此同時,國際連鎖餐飲品牌麥當勞也提升了在中國的部分產品價格,一款被稱為“窮鬼套餐”的“隨心配1+1套餐”基礎價,從二○一九年的十二元,先在二○二二年漲至十二點九元,又在二○二三年一月提價至十三點九元,疫情前後的漲價幅度高達百分之十五點八。
此外,原料端的雞蛋價格自二○二二年下半年便開始飆升,直至目前仍處於高位,引起其波動的原因,一是全球多地爆發的禽流感,二是極端天氣和俄烏戰爭導致的玉米大豆等飼料減產提價。雞蛋的價格也帶動了牛羊肉等肉類價格上漲。
【摘自:〈疫情後,你那裏喝杯咖啡要多少錢?〉,苑悠、王梓燁,端傳媒,二○二三年四月四日】
疫情逐漸遠去,各地民眾生活開始復常——然而,這卻不代表一切都會如過去三年一樣,保持着“相對靜止”的狀態,至少,物價已經按捺不住,要一加再加了。
以小城為例,旅客回流為餐飲、酒店等帶來加價誘因,加上食材漲價、物流成本增加,物價再向上升,恐怕也只是時間問題。再看看一海之隔的香港,電費、地鐵和巴士票價、隧道費等都輪流加價;而內地的加價潮早在今年初已經開始……
加價熱潮的原因不少:全球的供應鏈、物流鏈都因疫情緣故而受影響;氣候問題、戰爭造成的糧食供應受阻。少不了的,還有商家希望趁着大家“報復式消費”的同時,努力掙回過去幾年所流失的收入,導致“你又加,我又加”的結果。
經濟真正復常、打工仔加薪之日,估計至少尚有三數個月。在此來臨之前,祝願大家都能在這個加價浪潮中安然度過。
穆 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