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旅業睇好“五一”日均十萬客
(一家之言)完善規劃 顯橋岸經濟效益
港客撐場 餐飲生意增五成
穗推傳統外貿數字化轉型
二月酒店飲食外僱僅增百二人
學者:增技能培訓迎客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4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放大 縮小 默认        

學者:增技能培訓迎客

    口岸交通受考驗   前線接待承壓

    學者:增技能培訓迎客

    【本報消息】復活節期間訪澳旅客增加,本澳口岸設施、交通資源備受考驗。接下來的“五·一”假期,旅客大軍壓境,應如何應對?有學者建議一些在疫情期間轉職且具經驗的人手可盡快歸隊,同時增加技能培訓,為引客做好充足準備。

    澳門管理學院院長唐繼宗表示,復活節期間訪澳客源主要為港客,對港澳口岸和交通必然有一定壓力,例如金巴、客船班次等需求。自防疫政策放寬後,每逢節假日,各口岸通關壓力均出現問題,相信是重啟後客量恢復速度較快,以致整體復甦步伐也較預期快,對本澳旅遊服務需求大增。

    疫情期間,不少企業削減前線崗位或要求部分員工停薪留職,但疫後旅客急增,即使從業員已加班加點應付,但人手不足,加上疫情持續時間太長,對服務需求、技術支援出現生疏,服務上難免有落差。要解決相關問題,建議疫下轉職的前線人員盡快歸隊,考慮重新加入原有的服務行業,利用經驗先補充人手不足的問題,同時亦要盡快從技能培訓着手,讓從業員加快適應復常的需求。

    談到本澳復甦進度時,他指早前評估復甦速度會按季有增長。雖然現時內地及香港旅客增長速度較快,但隨着本澳與內地中長線航班逐步恢復,加上東南亞巿場開發的新航線,未來東南亞、國際客將慢慢增多,旅客數量和結構會更多元。

    同時,希望多利用周邊地區的旅遊資源,尤其與大灣區城巿旅遊合作,除透過便捷的交通設施,豐富旅遊內容亦是引客一大動力。相信未來聯遊的變化模式會更大,例如港澳聯遊、琴澳聯遊,以至與大灣區城巿的聯遊,未來或會陸續出現,屆時旅客逗留時間也會因此延長。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