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規劃 顯橋岸經濟效益
新冠疫情以來,受出入境隔離政策影響,港客主導的復活節檔期沉寂三年。如今社會復常,今個復活節假期市面人氣大盛,大三巴、官也街更是逼爆,為經濟加快復甦再次注入強心針。各界對前景逐漸改觀,本澳基建、公交配套規劃則須急起直追。
疫下港客幾乎清零,澳門與內地免隔離通關須保住綠碼,旅客量大不如前,從前超負荷的旅遊承載力得到喘息。政府把握這段喘息期,加快基建上馬,完善道路網工程,發掘新景點,理順民生與旅遊業之間的發展矛盾,為迎接疫後復甦做好準備,讓旅客感受煥然一新的澳門。
橫琴口岸新聯檢大樓、青茂口岸於疫情期間先後啟用,為繁忙的關閘口岸起分流作用。從旅客入境數據反映,橫琴口岸已成內地旅客主要入境澳門的口岸之一;青茂則成為居民廿四小時“北上”的口岸,理順居民與旅客之間出入境需求,提高節假日旅遊承載力,優化通關體驗。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以疫前的旅遊業情況制訂的公交配套及路網規劃,未必適應最新的旅客需求變化,特別是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以至新城A區與澳門半島的連接配套,在今個小長假“見真章”,多處樽頸、塞車嚴重,讓居民、旅客深感不便。
目前旅客量只恢復至疫前六至七成,一旦恢復至九成或以上,大橋澳門口岸以至周邊的路網及配套,料將面臨更大壓力。新城A區規劃逾三萬個住宅單位,目前僅以一行車天橋與黑沙環接通,即使在建或規劃中有兩三條通道,以及第四條跨海大橋落成,也難以應對新城A區的人口規模及旅客增量。
復活節假期祇是一場小預演,隨着旅遊業加快復甦,駕照互認後,“澳車北上”更活躍,友誼圓形地、新城A區至大橋澳方口岸一帶的堵車問題料更加惡化。新城A區有必要加快興建其他連接半島的道路網絡,讓居民、旅客“有路可行”,因應自身需要,選擇合適的路網,進一步發揮港珠澳大橋的經濟效益。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