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護沙特承諾落空致關係不穩
沙特婉拒美國提出與以色列建交的建議,完全可以理解:身為伊斯蘭兩個聖城守護國的沙特,以穆斯林世界領袖自居,如果對以色列的暴行及穆斯林第三聖址金頂寺的踐踏視而不見,定會影響其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當性,甚至引發國內宗教激進派謀反。畢竟過去沙特王室在兩伊戰爭及伊拉克進攻科威特期間,曾經尋求美國保護,允許其駐軍,也經歷了國內的抗議及動盪。
沙特與美國近年的關係一直不穩定。雙方這種夥伴關係的基石可追溯到一九四五年,當時的沙特國王與羅斯福總統在埃及海域附近的“昆西號”航母會面,那時美國是最大石油進口國,羅斯福提出以安全保證來換取沙特的石油。可是,經歷了大半個世紀,世局已經大變:美國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產油國之一,是沙特的生意競爭對手而非客戶。美國已不像冷戰時期那樣依賴海灣阿拉伯國家供應石油,這使得美國總統能夠加速把該區的優先地位降級。
二○一九年,沙特的石油設施遭到襲擊時,美國視而不見,沒有任何動作(當時輿論指背後黑手是伊朗,伊朗否認),保護沙特的諾言並未兌現。經此一役似乎促使沙特為伊朗胡塞問題尋找替代方案,這個方案就是和伊朗人接觸。
什麼原因導致伊朗接受與沙特和解的協議?奧巴馬任內想與伊朗和解,結束對它的制裁,以換取它停止研發核武(他任內又和古巴全面恢復邦交正常化,以便美國可集中精力重返亞太,遏制中國;但他離任後兩件事都給特朗普搞砸了)。當時,全球尤其是歐洲資金大舉進入伊朗投資。伊朗似乎真的可以重返國際社會,做回一個正常的國家了。
(西亞地緣政治大變之沙特與伊朗和解 · 六)
沈 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