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樂見韓國)從宿敵到夥伴
(散策人間)還魂菜
(二弦)為何“好讀書,不求甚解”?
(斷章寫義)花季的騷動
(雜談)“代”做勞作?
(杏林外史)“疽發於背”的大人物
(古今亂炖)古代詩詞的時空現場
(宇宙園丁)賦名背後的假中年男人
(筆雯集)被侮辱(?)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2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1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花季的騷動

鏏 而

花季的騷動

    叛逆其實並不可怕,這只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過程,當孩子出現叛逆現象,也意味着他們長大了,有了自己的個性和想法,經歷這段漫長而反覆的叛逆過程後,孩子才能真正地成長起來。

    【摘自:《青春叛逆期,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轉折點》,張華芳,大智文化出版,二〇一六年五月】

    “花兒必須騷動嗎?聽說做好早期教育就不會叛逆。”參與研討的朋友問。據我十多年和青少年相處的經驗所得,不全然如此,於是我開始向曾經的青少年探求真相。“你有過青少年叛逆期嗎?”幾乎所有學生都說有,包括那些在我眼中的模範生。“你是怎樣叛逆的?”“不聽話、違規、陽奉陰違、忽冷忽熱、語言粗暴……”大家爭相說了一堆。

    “你說家庭教育很重要嗎?我覺得有所保留,我的原生家庭就很不堪!”頗有成就的、大家眼中的乖學生告訴我。“差到什麼程度?”我追問。“文化程度不高,教育方法不佳,夫妻關係惡劣……”“所以你以什麼方式去應對這樣的環境呢?”“逃避呀!有一段時間,我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在學生會的工作中,並在不停撞板的過程中成長起來!”學生答。學生這段描述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她家庭條件不好,父母沒有足夠水平介入其青春期,但她仍然能以自己的方式,跌跌撞撞地成長。

    盛放的花兒為什麼會不安分地搖晃?不僅是風吹雨打,更重要的是植株勇敢地鑽出頭來。青少年透過叛逆反抗規則,然後在碰撞中形成自我,變得堅壯。這樣看來,“青少年叛逆”並不是一個負面標籤,而是成長的重要標誌。詞語的意義是人賦予,用什麼去概括“花季的騷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容許“青少年叛逆”,不千方百計地抑制其自然成長。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