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沉香小徑
(老陳尋味天下)澳門咖喱王新鮮腩
(山谷小島通信舍)呃……還有老爸
(四方聽音)挪威實驗鋼琴
(衆藝館)“無忌”
(胭脂齋)期待一個全新的世界
(時光迴輪)紙和筆
(筆雯集)閑話哭泣
(賭城單身女子周記)粉圓的精髓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12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四方聽音)挪威實驗鋼琴

子 嬰

挪威實驗鋼琴

    認識挪威地下音樂二十多年以來,至今仍覺得他們那融合爵士、古典、民樂、冷冽電子、環境聲響、遼闊氛圍的獨特北歐風格無可模擬。像是以鋼琴為主要樂器的作曲家、製作人Kjetil Husebo,分別在去年十一月及今年二月推出的兩張作品,可說是近期頗具代表性的例子。二○二二年的《Sequential Stream》,是他與著名小號手Arve Henriksen的合作,Henriksen招牌的飄渺氣音小號音色與偶爾使用的人聲哼吟,勾勒出光影微妙變幻的景觀,讓人出神。此專輯以長十三分鐘的同名曲為核心,Henriksen的自由吹奏與Husebo的寫意點綴,完好地呈現出兩人互動之自然;“Single Sentence”聽來幾乎像流行歌曲,電腦處理過的多部人聲唱出懇切旋律,由鋼琴打擊節奏感伴奏,讓人想起Everything but the Girl(他們讓人望穿秋水萬眾期待的新專輯即將於四月面世,太開心)。

    Husebo一直致力於找到完美結合平台鋼琴與即時採樣等電子聲響的方法,為此也製作出一台他稱為“Piano Transformed”的樂器,同時將琴聲與殘響作為電腦操弄的素材,並在二○一七年推出同名影片跟專輯,以其抽象意境獲得高度讚揚。

    今年發佈的《Years of Ambiguity》由Henriksen客串的“吸”、“吐”兩曲為首尾,雖然如此,整體的風格其實比較貼近上述的鋼琴實驗。挪威的老牌爵士結他手Elvind Aarset獻技、夾帶着噪音個性的“Reconciliation”被彷彿送葬曲的步調推進着,一路陰暗低沉,最後卻戛然平靜,尤具療癒力量。

    子    嬰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