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海外寄柬)不讓燈滅
半邊天
澳門開關
(散策人間)大澳的日與夜
(二弦)錢債和“心債”
(斷章寫義)一副“好牌”為何打不好?
(聲色點擊)人大於山
(杏林外史)“疽發於背”的大人物
(古今亂炖)杜甫偉大在哪裏?
(一路向南)潑一下冷水讓開車更冷靜
(筆雯集)閑話笑容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4日星期一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3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海外寄柬)不讓燈滅

翔 鷹

不讓燈滅

    人死如燈滅,可不少人未死也燈滅。這幾年疫症襲人類,我耳聞、目睹人群在大分化、大改組。以我所居的紐約為例:有的朋友積極地與疫症作鬥爭,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少群聚,但仍堅持基本的正常生活;有的朋友斬腳趾避沙蟲,乾脆整天整月甚至整年躲在家中,不出門,外賣郎送貨上門,他(她)如臨大敵,外賣的東西一件件小心消毒……

    久而久之,必要的人際交往沒有了,在家中必要的勞動也怠惰了,不看書報也不查閱手機,惶惶不安。久而久之,他(她)便在親友的視野中消失了。

    “有的人活着,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我頓然聯想到臧克家的這個金句。

    至於嗎?這一回的疫症給全人類的打擊非常沉重,但我們就此偃旗息鼓、束手待斃嗎?

    由此也聯想到,人要不讓活着的自己“燈滅”,唯有四字:讓燈亮着。

    我目睹不少紐約人,雖然老、病、獨三樣齊襲,卻仍頑強地、好好地活着。據多年前的統計,美國有幾千萬人是獨居者,其中不乏老人、病人。除了星羅棋佈的老人中心為他們提供物資及精神糧食,他們也十分積極、樂觀、多姿多彩地過好每一天。紐約近九十座公共圖書館,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郵輪上不乏他們的足跡。甚至已經不能走路的,坐着輪椅也要上郵輪、上飛機到世界各地看一看……

    霍金被肌肉萎縮症折磨了五十年,但他不但屹立不倒,而且奮發不斷,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年(七十六歲),仍散發着強大的物理學家之光。學者陳寅恪晚年雙目失明,雙足斷了,仍通過助手筆錄(他口述),著成偉大的名著《柳如是別傳》。

    只要我們不輕易讓自己的燈熄滅,並努力發光,即只是每刻一小步,便總是步步前進。

    未來仍是荊棘滿途,我希望自己能繼續好好地“亮着”,不斷補充動力,增加生活常識,一點一滴地披荊斬棘,力求“燈不滅”。

    翔    鷹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