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票價
去年,被劇評人選為“二○二二最值得一記澳門劇場現象”的社交網上平台,“我不櫈——澳門劇場電影評論台”,成為劇場界一個重要的指標。“又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擔心自己的演出會“被”(被匿名投稿批評);同時又覺得被才表示你的演出有noise。
二、三月間演出擠滿各大小演出場地,觀眾開始應接不暇,加上自疫情初期演出門票一直漲價,“票價”也成為“被”的題目。有投稿者質疑門票定價的準則是什麼?回看澳門的戲劇演出票價,以演出量較多的澳門龍頭劇團曉角劇社為例,二○一九年在文化中心小劇院演出的《樓住澳門人》,每張門票正價為一百八十元,而到了今年初演出的《枕頭人》,同一場地每張門票正價已是三百元,升幅約百分之六十六。而今年一至三月在舊法院黑盒劇場、海事工房、曉角實驗室等場地的小劇場演出,票價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元不等。在每周都有二至三個演出可看的熱鬧場景下,觀眾一個月到底可以花得起多少錢購票進場?
在疫情防控措施下,演出場地封閉,群聚減少甚至不允許,作為聚集人群看現場演出的表演藝術,受到嚴重打擊,政府唯一援助便是減免場租。然而,取消、退票、重新製作的過程,也為劇團帶來不少虧損,也許這正正是劇團提高門票價格的原因。事實上與其他地區相比,過去澳門一直奉行低票價政策,而且觀眾量、演出場數、席數有限,不只演出團體受到資助,其實每個觀眾進場也是受到政府資助,因為票價收入之少,即使全院滿座仍距離收支平衡很大距離。曉角《枕頭人》的每張正價票提高至三百元,才算追上了香港當地劇團中型製作的票價水平。
隨着防疫政策放緩,人們重新調整消閒模式與消費意慾,而製作成本和票價在難以下降的情況下,劇場的吸引力才得見真章。
踱 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