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長新冠
新冠疫情來襲期間,不少人都經歷了發熱、咳嗽、全身疼痛等病徵,症狀多在數日後逐漸好轉。然而,部分人卻在抗原檢測轉陰後一段時間裏,仍然存在反覆咳嗽、持續疲乏、失眠、心跳加速的現象,大家不禁要問:難道這就是“長新冠”?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
Long COVID”(長新冠)的全稱是“Post COVID-19 condition”,部分地區譯為“新冠後長期影響”、“新冠後症候群”、“新冠後遺症”等,是指在最初感染新冠病毒後三個月內新症狀持續發展,至少持續兩個月,且沒有其他疾病可解釋。
資料顯示,大約有一至兩成的新冠感染者可能會繼續出現長新冠的症狀,專家估計在疫情流行的最初兩年內,歐洲區域可能有超過一千七百萬人曾經歷“長新冠”。
長新冠症狀可涉及全身多個臟器,常見如疲勞、呼吸急促、認知功能障礙(包括短期記憶或注意力問題——腦霧“Brain Fog”)等,其他包括失眠、嗅覺或味覺轉變、咳嗽、心悸、胸悶、肌肉疼痛或關節痛等超過二百種不同症狀。上述症狀可以是新出現的,或是從感染初期就一直持續的,病情可反覆。不同個體,其症狀的強度和持續時間,各有不同,或多或少會影響日常生活。不論起初新冠感染時的嚴重程度或年齡如何,任何人感染病毒後都可能出現長新冠症狀,其產生機轉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感染後體內存在慢性炎症有關。症狀持續時間亦未明確,但多數症狀可隨着時間推移而改善。
目前並沒有單一的檢驗可以診斷長新冠,判斷上常需結合既往病史、新冠感染史、症狀、體徵、進一步檢驗及排除其他疾病等。治療上以對症處理為主,尚未有針對長新冠的特效藥物面世。預防長新冠最有效的方法仍然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而即使不幸確診,有研究亦提示,曾接種新冠疫苗的人士較少出現長新冠症狀。
世衛已就新冠感染後自我康復制定管理手冊,指導大眾通過一些簡便易行的方式嘗試紓緩不適,如以呼吸技巧或變換姿勢(俯卧位、斜坡側卧、前傾坐位、背部依靠立位等)協助緩解呼吸急促;以保持節奏、確定行動的優先次序、制定計劃等方式來減輕身體和精神認知上的疲勞;通過減少干擾、增加休息、設定合理目標、製定時間表、增加腦力鍛煉等方式來管理注意力、記憶和思維清晰度等問題。對正在出現嗅覺或味覺下降者,世衛建議每天刷牙兩次、進行嗅覺訓練(如聞檸檬、玫瑰、丁香等,每天兩次,每次二十秒),也可在食物中試加入香草或香料等訓練味覺。但應注意此舉可能會加重胃食管反流。另外,當輕微活動時表現出非常明顯的氣促,或靜止時呼吸急促的程度改變,進行某些姿勢或活動時感到胸痛、心悸或頭暈,感到混亂或解以理解他人說話、身體一側無力等危險情況時,應及早就診。
李芷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