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之路
若干年前讀過一本書,《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這書名讓人不期然聯想到“為母則強”。的確,兒女眼中的母親,通常都是囉唆、婆媽,跟文藝二字幾乎相反,瞻前顧後的謹慎更是一點也不“青年”。我想起母親的強悍勤懇,她的確常把我的悲春傷秋視為“有病”。
直至我有了孩子,發現新手媽媽是最容易成為“文藝女青年”的人。孕期擔心各種身體反應和變化是否正常,以及少次胎動便疑神疑鬼。好不容易把孩子生出來,便開始自責:生產傷口未康復不能親手抱孩子、母乳量不足以滿足孩子所需、孩子睡不安穩偶爾嘔奶卻無力解決。在荷爾蒙的催化下,每件事情都可以誘發出為母者的焦慮和眼淚。
對前路的迷茫和擔憂,看起來跟文藝女青年刻板印象中的多愁善感相差無幾。然後,母親們會逐漸發現哭泣解決不了問題,甚至意識到自己可能會被情緒影響得無法照顧孩子,於是不得不提起精神自行開解,一步一步解決掉問題,好讓自己成為孩子的依靠。這就是母親們“治好”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的過程。
躺在產房時,常聽到鄰床的孕婦們經歷不同類型但同等痛苦的難關。她們都曾經是女青年,曾經有文藝的嚮往和理想、細膩和感性。彼時,文藝女青年在她們眼中並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種浪漫。隨着受精卵成為胚胎,然後長成胎兒、嬰兒、孩兒,母親們只得把浪漫埋在心底深處,一天比一天活得現實。她們不是不文藝,只是心甘情願地為了另一個生命把幽幽情思收起來,展現出畢生最強悍的一面。
回首思量,原來不是母親不懂我,而是我不懂母親。她對“文藝”的嗤之以鼻,是一種為母者的犧牲。看着身邊胖乎乎的小不點,我要開展我的“治病”之路了。
安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