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癡地等……
差不多堅持了三年的“凡人大戰病毒”的戰鬥還沒完結,雖然許多有識之士都在作審慎樂觀的預告說,已可以看到隧道的盡頭了,但大家仍不敢鬆懈。
三年的苦戰中,萬物之靈的人類損失了許多,也獲得了一些寶貴的經驗,而在心境和生活方式層次上,人們有相當深刻的感受。
以筆者的體會來說,就是在三年的苦戰中,學會了一種生活的能耐,那就是:“癡癡地等!”
這三年,早上一起床,就要作好“癡癡地等”的心理準備,而且,還要作比較“差勁”的預算,這樣,才能不致於太沮喪。
進入許多政府機構辦事宜,平時很簡易的手續,如今要“癡癡地等”……
入醫院看病,甚至小事如探病,也要排隊辦各種手續等候,更不幸的是,如果是中了招情況危急,趕去看“急”診。原來,這個“急”字早已“變質”,於是“癡癡地(半昏迷狀態)等”更免不了啦!
相信正在打蛇餅、作群蟻式移動的人們,心裡都只有一個祈求:甚麼時候才輪到我?是下一個小時?再下一個小時?
讀過點古詩詞的書生,不免就會想起“過盡千帆皆不是……”這個句子啦。等得到麼?
不過,“癡癡地等”這種生活方式和心態的改變,也磨煉了我們。
原來,等,也是一場不大不小的戰鬥。雖然,許多人都會作豪言壯語說:生命中,不能只靠“等待”呀!更重要的是“進取”啊!不要守株待“兔”呀!哈哈,成語、格言當然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但也要結合具體的時空條件來評估,人人有此需要,你不耐心等待,難道你去“打尖”“衝關”⁈“等”,有時是一種文明、守秩序的行為,我們終於守株待“兔”等到了玉兔東升啦!
魯 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