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獎四十年
本文見報之時,第四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已經結束。今年頒獎禮改由幾位年輕人策劃執行,未知能否打破過去的悶局。
四十年,時間長不長、短不短,能在香港電影由低至高、由盛至衰的變遷下堅持舉辦,並不容易。香港電影金像獎在四十年前由電影雜誌《電影雙周》舉辦,邊辦邊改善,逐步形成今天的規模。四十年來經歷不少風波,尤其是評審制度遭人詬病,但始終是集電影業界、影評人、文化界等評審團分兩輪投票,有一定代表性,在兩岸三地裡是最重要、最具品味的電影獎項。
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品味比較傾向美國奧斯卡,早期注重藝術性強的影片,漸漸注重雅俗共賞之作。創辦早期的最佳影片《父子情》、《投奔怒海》、《半邊人》開始,慢慢轉為《警察故事》、《英雄本色》、《功夫》等賣座鉅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港片最燦爛的時代,八九年的《胭脂扣》一舉拿下七個金像獎,九七年的《甜蜜蜜》也斬獲九個獎項,氣勢如虹。最威水是《一代宗師》,獲得十二個獎項,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的紀錄保持者。
史上至強紀錄保持者是許鞍華,先後奪得六次最佳導演,演員獎以梁朝偉與張曼玉最勁,各獲五次影帝/影后獎。這也反映了香港影壇青黃不接,近年雖然多了影壇新人,也有可喜成績,但多是拍攝低成本、接近現實的小品,在開戲困難的條件下,未見再下一城,與在燦爛年代打滾的舊將相比,未成氣候。看看今年的提名名單,仍被舊將老將雄霸。
曾在昔日歲月中打滾的老將們,現今已經老邁,死的死,退的退,幾乎是一個時代的消逝。新時代始終靠新人開路,何時能夠開出新路,能否接到前人的棒,金像獎其實是一個指標。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