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補腦
最近精神狀態越來越不好,每到黃昏特別容易抓狂。人是感情動物,有些東西數據無法反映,但不開心、抑鬱、迷惘我自己很清楚,成因也很簡單——人類喜歡規律、可預期的生活,如今不確定感與日俱增,看着銀行戶口、現金分享、消費優惠的餘額一天天減少,這清零之日,不知道是戶口先還是病毒先。
市面是日漸清零了,社區內商舖都不用政府呼籲,已主動結業止損,配合特區防疫,店員也名正言順不用上班,不用像之前一樣擔心工作不保而冒險出門……呼籲是有不確定性的,因為沒有阻嚇作用,我就見過休憩區有老伯不戴口罩猛抽煙,旁邊雜貨店老闆好心複述政府呼籲,人家老伯就發爛問候祖宗:“不戴口罩我傷着誰?我又沒有犯法,旁邊又沒有人。”
大家擔心會受感染是有科學根據的,大腦會自動補足“所見不全”的事,藉以協助人預判情況,迅速反應。例如步行,就是人腦預感路況而控制雙腿運作的行為。差錯腳跌跤的意外,正是預感之下無法對突發事件(石頭或沒發現的凹陷)作出反應。如果有人事先告訴我們路上有亂石或路況不穩,大腦會把這些數據補上,人就會格外小心,下腳的方式就會不一樣。
提供的資料越少,越是無法講明白後面會發生甚麼事,人就只能靠有限的資料自行補腦,而補腦的內容大多數都是最壞情況,這時候,行為就容易過激或失去理智。長時間受這種焦慮感困擾,則容易喪失正常應變能力。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就像我們遇到困難或無法解決、難以接受的事時,人會選擇失憶、發狂、做魯莽的事或簡單的就是不斷想睡,遠離真實的世界。
很像喝酒的體驗吧?每次帶孩子出門參與全民核酸檢測,回家後我總會倒頭大睡,醒來便有一刻覺得一切是場夢,心情稍為變好。
陸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