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從口入 患自口出
疫情稱得上“海嘯”的,其嚴峻之情,恐怕再沒有其他詞語可過之,它持續了跨越三個年頭,時起時伏,而且不斷變種。一衣帶水,我們之鄰的香港,日前確診頻增六百一十四宗,再創單日新高,排隊檢疫、安排隔離、分配住院,處處長龍,風聲鶴唳。這個春節,已改寫為“春折”,是折騰的折,欲哭無淚,欲笑猶顰。
病從哪裏來?衆說紛紜,爭辯無補於事。有一個公認的答案,就是《意林》引《物理論》那句話:“病從口入”,接下去一句是“患自口出”。也有說“禍從口出”。不管怎樣,總之病患與災禍都是經這張嘴進出,招來與擴散,較諸沙門說的“口業”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這疫情如何防範?有人倡議效法鯀之治水方法,實行堵塞,於是搬出口罩來,一個不足,兩個重疊,更誇張的是拿來丁字內褲,從頭罩下而封嘴,一時觸動了藝術家的靈感,在這沉重的疫季時刻,投放一點美悅的調劑,設計不少花式口罩。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如今把口封了,人人都成了有口難言,倒也覺心安理得,昔鄭富公云:“守口如瓶,防意如城。”這句話竟應驗於今天,但願衆庶自求多福。
要徹底杜絕疫癘傳播、災難擴散的“出入口”,其實已有很多“妙計”,戴口罩的成效不高。把人們分隔,工人不能上班,工廠停頓,商業凋零,連靠人頭搵食的“飛髮舖”也要停工,平時以雙手搵食的,現在都手停了。有謂“手停口停”,口既停了,自然就沒有“病從口入,患自口出”之虞,屆時甚麼新冠肺炎、變種病株,奧密克戎不消自滅,天下太平。南無阿彌陀!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