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6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城市話題)冬奧的魅力
西貢大枕蓋吊鐘花
(生活素描)歲月靜好
(二弦)不可不動 亦不可亂動
(斷章寫義)向父母伸出援手
(聲色點擊)不遇良工 寧存古物
(杏林外史)乾隆時代的“純淨水”
(古今亂炖)賀知章《詠柳》新解
(一路向南)信仰靈藥
(筆雯集)病從口入 患自口出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2月11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聲色點擊)不遇良工 寧存古物

程 文

不遇良工    寧存古物

    童芷珍老師的《

    古文獻的形制和裝修技法》是我常翻的書,扉頁有老師簽名,日期是二○○七年十一月,那是我在澳門大學圖書館隨老師學習的日子。

    當年澳大圖書館請來上海圖書館的童芷珍老師教授古籍修復,對象不單單是本澳各圖書館的現職工作人員,還包括對古籍有興趣的行外人,如我這樣毫無經驗的“小學生”。

    許因課時有限,童老師沒有花太多時間在理論講解上,以實際操作為主,第一課學生們已要動手,老師邊示範邊講授修復經驗、技巧和原則,很有從前師傅帶徒弟的味道。

    在老師簽名之下,我寫下:“不遇良工,寧存古物。”這是課堂上老師再三提醒的。

    八年後,在國家圖書館隨朱振彬老師學習,此話也掛在他的嘴邊。對修復人來說,若自己技藝不夠但魯莽動手,形同破壞。

    童老師曾言須相信後代比我們聰明,這一代人沒有把握的修復,那就留給下一代,只要保存好古物,後人便有機會做好修復。

    在談到古籍修復的最少干擾原則時,朱振彬老師除強調“不遇良工,寧存古物”,還一再提及要把修復手段控制在最少量,避免過度修復,尤其是不要試圖補上已消失的訊息,不單徒勞無功,還有可能補了錯誤訊息,誤導後人。

    修復不獨要整舊如舊,保持古物的原有特點、原來面貌,更要盡量不讓古籍的特點在修復中失去。若一番修復後,古籍原有訊息流失了,則是假修復之名,行破壞之實。

    這也是修復人所痛恨整舊如新的原因。

    隨童老師學習是在修復故友所藏古籍之後,雖說當時所做的穿線、換書衣等和後來老師所教的相若,但在聽到老師反覆強調“不遇良工,寧存古物”不由得汗顏。

    無知者無畏。當知道了,便心生敬畏,不敢亂來,懂得珍惜。

    (學“醫”記 · 四)

    程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