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今年香港編劇家協會將榮譽大獎頒予王晶,以表揚其對香港電影的貢獻,意料之內地引起部分爭議聲音。
王晶一向被認為爛片王,大玩屎尿屁,多拍低俗作品,很多觀眾看不起他。但他在影壇打滾了五十年,作品接近三百,資歷深厚,經驗豐富,見識廣闊,經歷過港片黃金、低潮、黑暗、掙扎到北上等年代,今天在世的香港編劇家中,有誰比得上他的經驗?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片輝煌時期,時間等於金錢,在有限資源、時間中完成電影製作,才是好影人。王晶深明此道理,自認拍片為賺錢,有錢賺才對得住老闆。他“睇餸食飯”,能用十元拍攝的東西,不會用十一元,並在創作劇本時懂得變通,不會超支,因而長拍長有。
他是香港著名的“橋王”,可以一日內創作一個劇本,可以在一年內寫出六、七個賣座電影劇本,同時兼顧監製、導演、策劃、演員等職務。向華盛提供一個《賭神》片名,他能在短時間內寫出完整劇本,結果大破香港票房紀錄。當黑幫電影熱潮霉爛時,他可以把相近故事寫出新鮮感,例如《龍在邊緣》、《黑白森林》。
他在七十年代率先開創賭片類型,在八、九十年代發揚光大。他以《精裝追女仔》、《最佳損友》等片將追女片熱潮推向高峰,發掘了周潤發的喜劇感。他可以寫出《至尊無上》等精密嚴謹的劇本,也能顛覆武俠小說,寫出無厘頭的黐線劇本,更能將西片經典場面融會貫通,一而再、再而三地玩出新花款。笑片、動作、賭片、黑幫、科幻、艷情、愛情、文藝、寫實、傳記、古裝等類型,他全都編寫過。在今天低迷的電影時期,相信無人追得上他。能在七十歲時獲得編劇榮譽獎,當之無愧。
高 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