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聲光譜
現年八十三歲的梅芮迪斯 · 蒙克,作為當代一位傑出歌手、作曲家、編舞家和電影製作人,已經被訴說過許多,其深遠的文化影響力卻依然被低估。蒙克在各個領域之間無縫工作——她突破了音樂、戲劇、舞蹈、影像和裝置藝術的界限,被認為是場域特定(site-specific)表演的先驅。她作品的核心是人類聲音的暗示力量:身體成為一種無言的、普世語言的共鳴空間。蒙克的演出可以從公共停車場到大歌劇院舞台上,她是第一位為古根海姆博物館旋轉大廳創作表演的藝術家,還有,她在德國著名新音樂廠牌ECM留下了許多耐人尋味的人聲專輯。
最近收到了蒙克去年配合大型回顧展所推出的精裝目錄,是對她作品的首次綜述,收錄了從未發表過的檔案材料、樂譜、記譜法、繪畫和照片,以及與蒙克的一場深刻對話、由著名作家及策展人撰寫的文章。包括安德里亞 · 利索尼、里克 · 穆迪、蒂莫西 · 莫頓、特蕾莎 · 雷策爾、比阿特麗克斯 · 魯夫、安娜 · 施奈德、亞當 · 沙茨和路易絲 · 斯坦曼等。
出生於紐約市的蒙克,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便開始通過抽象的聲樂表達,探索人類聲音的光譜,並在多場個人表演中使用三倍音域,發展出後來被稱為“擴展聲樂技巧”的表演方式。
一九六八年,她創立了The House,以推廣跨學科表演藝術。十年後,她成立了梅芮迪斯 · 蒙克與聲樂合奏團。二○一五年,奧巴馬授予蒙克國家藝術勳章。著名作曲家菲力浦 · 格拉斯說:“在我們所有人當中,蒙克——過去如此,現在仍然如此——是那個獨具天賦的人。”
子 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