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真愛“三件套”
(散策人間)貓奴育兒經
(二弦)舊歌如老友 情意綿綿……
(斷章寫義)破殼而出的力量
(聲色點擊)老廣的執着
(杏林外史)劉秀中過風嗎?
(古今亂炖)我的語文老師們
(一路向南)春節旅行實錄
(筆雯集)鄉愁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5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2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聲色點擊)老廣的執着

程 文

老廣的執着

    舅公兒時老北平家中的除夕,保留了珠三角一帶習俗,和我小時候的除夕相似。

    “團年飯要比平時豐盛一些。但魚是不可少的。全家必須坐在一起食。還必須要剩下一點米飯初一食,也是年年有餘的意思。除夕晚還有發紅包。母親給我們晚輩每人一對紅包放在枕頭下,枕頭旁還要放一個桔子一蘋果。也是寓意吉祥平安。一直要放到正月初六。另外裝糧食的桶裡也要放一對紅包。”

    從前年三十晚上,媽媽必在家中各角落放桔子,包括我的枕邊。往往還未到大年初三,床頭桔就被我吃了,後來她改用酸死人的四季桔,才幸保至正月十五。除夕團年飯後,舅公說要“燒寶奠酒”,這“寶”,是千山萬水自珠海寄來。

    “燒寶是從家鄉寄來的‘寶’。有大寶小寶兩種。大寶是比現在B5紙稍大一點的淡黃色的毛紙裡面夾白色的薄紙,中間有一塊小長方形的金紙或銀紙,這小塊金(或銀)紙中貼有一個紅包的類似壽字的圖形。小寶則是比大寶稍小一點,只是在金(銀)紙上沒有紅色壽字形的貼紙。”這“寶”就是金銀衣紙,祖母在世時,除夕她按習俗拜神祭祖先,就是上文提及“三杯茶、三杯酒、三碗白飯,擺三雙筷子、點一對紅蠟燭、三支香”儀式,要燒金銀衣紙奠酒。只是沒想到交通不發達的上世紀四十年代,居然還千里迢迢自珠海寄“寶”往北平,舅太祖父和舅太祖母對鄉土習俗傳統有一份不一樣的執着。

    “由於我父母基本上不講北京話,這些北京朋友和玉成號的夥計都多少能聽懂廣東話。”舅太祖父和舅太祖母的老廣執着還體現在語言上,玉成號就是他們家在北京經營的食品店,把伙記都訓練成能聽懂廣東話,而在北京出生的舅公更能講地道廣府話。中學時曾去北京探望舅太祖父,在王府井的老舊四合院裏,他的一口地道珠海鄉音,教我一度忘了身在京城。

    (聽舅公講故事 · 二)

    程   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