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大學一座城
上學期間,周末遊玩、班級活動以及古代文學等課程的學習,對濟南這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北方城市的了解,不斷增加。位於濟南市東北部的華不注山和鵲山,山小名聲大,是“齊煙九點”的兩個成員。在濟南前後七年,一直沒有登過這兩座享大名的小山頭,但心裏是一直惦記着它們的。華不注以古戰場進入我的視野,讀《左傳》成公二年,公元前五八九年齊晉鞍之戰,齊師敗績,被晉軍追着“三周華不注”,我的腦海頓現古戰場情景,金戈鐵馬,刀光劍影。鵲山相傳因神醫扁鵲曾經在山麓煉丹藥而得名。元代書畫家趙孟俯的《鵲華秋色圖》是有名的水墨設色山水畫作,畫的就是華不注山和鵲山這兩座小山。後來讀《詩經 · 卷耳》,“陟彼崔嵬”和“陟彼砠矣”兩句,覺得這華不注山與鵲山分別佔了“崔嵬”和“砠”兩個詞語。《爾雅 · 釋山》云“石戴土謂之崔嵬”,又云“土戴石為砠”。
關於濟南勝景,當年最先吸引我的,自然是老殘筆下的大明湖與千佛山。“到了鐵公祠前朝南一望,只見對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樓,與那蒼松翠柏,高下相間,紅的火紅,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綠的碧綠,更有那一株半株的丹楓夾在裏面,彷彿宋人趙千里的一幅大畫,做了一架數十里長的屏風。正在嘆賞不絕,忽聽一聲漁唱。低頭看去,誰知那明湖業已澄淨得同鏡子一般。那千佛山的倒影映在湖裏,顯得明明白白。那樓台樹木,格外光彩,覺得比上頭的一個千佛山還要好看,還要清楚。”後來讀了老舍的《大明湖之春》和梁容若的《我看大明湖》,又增加了不少關於大明湖的知識,大明湖變得更加豐富立體了。
(七之三)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