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價與提振北區消費相悖
每逢節假日,總會出現旅遊區熱爆,而民生區冷清的情況,特別是北區。其實,因內地的消費物價比較低,加上北區出關方便,居民北上消費已成為常態。就算是平時,由於消費模式改變,北區的商戶經營困難,特別在周末經營影響更大。有鑒於此,政府與商會合辦“周末北區消費大奬賞”活動,希望吸引居民周末留在北區消費,改善北區商戶的經營情況,推動北區經濟發展。
不過,活動開始沒幾天,就有人在社交媒體抱怨飯盒如何漲價。這或許只是少數,然而因為商戶加價,居民受惠不大,人們於是又繼續北上消費,民生區還是旺不起來。有記者觀察到,復活節假期首日有逾十萬旅客訪澳,但同時有大量本地人北上消費,或者外遊度假。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離境車道一早就有車龍,當局需加開臨時通道疏導,並呼籲駕駛者錯峰出行。
這種情況不只是北區商戶才有,大多數地方的商戶也是這樣,一有優惠活動,或者物資緊缺,就坐地起價。商家各出奇招起價,引起通脹,於是出現了種種通脹的名稱,如縮水式通脹、滴灌標價、貪婪通脹、藉口通脹等,五花八門。
如某種商品服務的價格不升,但分量減少,包括一些包裝好的商品,便稱之為縮水式通脹。又如降級式通脹,是指商家降低產品或配料的品質,或者一些耐用品的壽命不如之前那麼長,或者減少店面員工人數,降低服務品質,但保持定價不變。滴灌標價,即商家在廣告中打出較低的標價來吸引消費者,但在交易或付款過程中,加入其他選擇性或強制性的費用,這些暗藏的收費,使得消費者最終支付更高價格。還有我們實際上經常遇到的,一些公司藉口疫情和戰爭對產品供應造成巨大衝擊、員工短缺、成本大增等而調高價格,被稱為藉口通脹。
如上述北區有商戶預期“消費大奬賞”活動會導致生意大增,就調高價格,稱為賣方通脹。與賣方通脹相似的,還有貪婪通脹。看了學者的介紹,可真讓人眼界大開。我們平常不覺得怎樣的,原來有這麼多商業秘密。
不過,消費者中不少也很精靈,總會提出質疑。因此,市道差不能全歸咎到北上潮或內地物價較低。提升生意,外力的扶持只是助力,關鍵還是在於商家提升自身的經營、產品、服務等。“周末北區消費大奬賞”活動的初心,應該是讓消費者得到優惠的同時,促進商家的生意。而一看到有扶持措施,馬上就加價,無異殺雞取卵。
郭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