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言之有爾)珞珈櫻景
(西窗小語)非洲將成兵家必爭之地
(陰天快樂)“髒話鸚鵡”教會我的事
(樹洞的聲音)何宜居?
(史海拾趣)偷光者
(幸福魔法)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
(閒作筆潭)開開 心心 健健 康康
(筆雯集)治大國若烹小鮮
(尋樂人生)探親嫁娶人情慘過債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3月2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史海拾趣)偷光者

南溪子

偷光者

    “偷”是一個地道的貶義字。孔乙己“竊書不能算偷”,在文學史上留下了經典笑柄。相形之下,中國古代另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匡衡,卻因為“偷光”而名垂千古——

    “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劉歆《西京雜記》卷二)這便是人們耳熟能詳的“鑿壁偷光”。千百年來,匡衡的故事與“懸樑刺股”、“映雪囊螢”一道,被國人奉為圭臬,是好學上進、自強不息的典範。

    “偷光者”匡衡長大後,走上了“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路線。他精通四書五經,得到漢元帝賞識,從博士、給事中提拔為光祿大夫、太子太傅、御史大夫、丞相,封樂安侯,一路官運亨通。熟讀聖賢書,然後修齊治平、出人頭地,這是古代儒生一生孜孜以求的夢想,匡衡無疑是他們追隨的標杆、奮鬥的榜樣。

    遺憾的是,匡衡的人生結局不太完美,道德上也存在着重大缺陷。元帝後期,宦官石顯仗着皇帝寵幸,結黨營私,把持朝政,漢廷政治一片昏亂。丞相匡衡卻看風使舵,“阿附畏事顯,不敢言”,被視為石顯同黨。漢成帝繼位後,石顯失勢,匡衡立刻落井下石,上書彈劾石顯的罪惡,很快將石顯逼死。大臣王尊看不過眼,也上書參了匡衡一本,稱其之前明知石顯作惡,卻“阿諛曲從,附下罔上,懷邪迷國,無大臣輔政之義……今顯罪已露,乃取巧彈奸,失大臣體”。匡衡聞訊,慌忙向皇帝脫帽謝罪,上繳丞相、樂安侯的印綬。匡衡最終晚節不保。成帝三年,匡衡因私佔田地四百頃,被免為庶人,身敗名裂,鬱鬱而終。

    這位年少“偷光”、為官盜名、晚年竊田的大儒,終其一生都在“偷”。不知道他臨終前有沒有幡然悔悟:也許從小時候“偷光”那一刻起,就做錯了!畢竟偷東西是可耻的,即便偷來的只有一束光,也是偷。

    南溪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