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親嫁娶人情慘過債
朋友C說,她在美國經營餐館的親家在外打拼大半生,晚年很想多回家鄉福州探親,但每次回去,都被據說是當地的“公價探親人情”嚇怕:每個親戚要封百元美元利市作見面禮,還真的有人排隊上門來“領奬”。這可能是昔日“金山客”一生人回家一兩次的排場,但今天交通發達,金山同唐山以飛機速度計,等同咫尺之遙。她的親家早幾年返過去兩次之後,感到吃不消,從此不歸。
如果說金山和唐山還隔着個太平洋,那麼珠海和江西,在高鐵時代,不過是五小時多的車程吧。問一位在澳打工住珠海、家在江西的朋友,每年回家多少次?他的回答令人意外:“一次夠啦。”
他公司的假期不少,家有妻兒,何以不常歸?他說:“每次回鄉都要用很多錢。”“也只不過是旅費而已。”“你有所不知,出外務工的人回家,由朝到晚應酬多,吃都吃到窮,還未計買手信的錢。”於是,除了過年,他都孤家寡人在珠海度過。
以為這只是中國農村陋習,卻原來不是。幾年前,越南籍家務助理娶媳婦,請假回家三星期。回來後講古仔,原來他們家鄉有個奇怪習俗:今年你這家人娶媳婦,某親戚送了多少金器給你兒子,他日如果這親戚有嫁娶,你就要以收了其賀禮同等重量的金器,“還”給人。我覺得這習俗實在太不可思議:難道每個親戚送金器,都要做重量登記嗎?“當然要記,否則日後怎麼還?”“如果你家收禮的時候,金價很低,到你要還人情債的時候,即如現在,金價飛升,那又如何?”“貴也要還。”金價飛升似超出其認知範圍,憑經驗,她只懂上下波動。嫁娶之外,家務助理說,家鄉一年到晚有很多神誕要慶祝,還有家庭喜慶飯局,十分花錢。她是中部人,屬統一前的南越,未知早已解放了的越北,是否同樣有此互吃習俗?
( 窮得有道理 · 二)
沈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