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遊蹤)烏江之畔
(西窗小語)“政冷經熱”的智慧
(雕刻時光)翻譯不是再創造
(娛情未了)怨氣
(燕堂夜話)兩岸神緣
(若無其事)油水
(克萊因瓶)尼羅河上的叫賣聲
(信步由之)化學課
(筆雯集)龍年且說馬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月3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娛情未了)怨氣

高 域

怨氣

    一場演唱會,應該獲得熱烈掌聲,結果瀰漫怨氣,為乜?

    搞場大堆頭演唱會,帶來娛樂享受、增加人流、刺激消費,最終提升經濟效益,本是好事。但凡事有度有原則有規矩,講求平衡,否則好事變壞事。

    公共設施租借早有規定,為何借給商業機構?何況是進行營商活動,等於借公家地給私人賺錢,這是甚麼新玩法?是打倒一直沿用的舊標準嗎?其他公共設施是否能用新玩法?一切一切都沒有說明,神秘莫測,估佢唔到。

    公益活動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大家都知道,演唱會主要客源並非本地人;一個在本地公共設施的收錢活動,面向的是外地人,顯然偏離了本地的公益性質,崇外多於惠民。

    為了熱情粉絲而封路,究竟是甚麼思維?一大群買不到門票的粉絲,在場外馬路上跟隨偶像唱歌,熱情澎湃,有沒有想過道路使用者?如此舉措,皆在本地創先河,外地也沒有如此安排,難道“澳門就是與別不同”?究竟唱歌重要還是交通重要?因為一個演唱會而阻礙正常的社會運作,話事人或許是一個超級粉絲。

    大型活動需要有效的交通政策,加車加班是正常舉動,促使人群完場後快快離去,偏偏今次封輕軌站,閒人勿用,這與常規做法完全相反,是逆向思維嗎?普羅大眾想不明、猜不透,也從來得不到應有的說明,真是天下奇聞。

    發展經濟,惠及民生,重點是民生;一切政策的最終效益,就是惠及百姓。現時處處皆產業化,一切經濟至上,似乎將社會運作也產業化,未惠及民生前,先惹民怨聲。馬交不是一間廠,不能完全商業化,所有政策必以民為本,這才是真正的惠及民生。

    高    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