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也是不正常?
澳門國際馬拉松今屆有一萬二千人參賽,可以看到這項活動是越來越受歡迎了。長跑運動之所以受歡迎,除了不受場地限制外,還十分經濟,一對波鞋加一條短褲便可以跑個不亦樂乎了。本來競步也有同樣的優點,但不知何故,一直沒有形成如長跑一樣的熱潮,難道長跑興旺是因為有“馬拉松”那個美麗的典故?不過,經常跑步的人心血管功能特別好,如果有更多的人肯做運動,相信會大大減輕社會醫療系統的負擔。
以前澳廣視有一則廣告,領跑者是前衛生局長瞿國英。每當看到他出現,便覺得廣告頗具心思,實際上醫療和運動是息息相關的,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居民的健康,提升醫療系統水平是一個方向,但那是被動的,更好的方式莫過於提倡體育運動了。如果大多數人將身體鍛煉好,就不用那麼多針藥了,這是提高居民體質的最佳方法。
亞健康是指身體處於健康和不健康之間,這容易理解。而長期從事長跑的人,身體處於超強時,卻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要知道長期進行高強度的長跑訓練,因為每次心跳輸出的血液要足夠運動所需,心臟漸漸便會變得強而有力。所以身體一旦處於安靜狀態,脈搏往往會跳得較為緩慢,跑長跑的人,脈搏每分鐘低於五十、四十次大有人在,那是代表身體處於良好的狀態。不過,那不是人人都會明白的。有位朋友跑長跑多年,有一次他因生病找醫生,當檢測到他的脈搏每分鐘只有三十多次時,醫生便建議他去安裝起搏器了。因為在醫生眼中,安靜時脈搏每分鐘六十至八十之間是健康的標準,超出便有問題。身體超強的人要心中有數,社會上普遍奉行超強也是不正常的那種邏輯。
公 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