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漢語拼音
七 絕
(散策人間)天涼好個秋
(二弦)“傻大姐”與“開心果”
(斷章寫義)幸福的親子探索
(聲色點擊)我們在巴勒斯坦長不大
(杏林外史)九阿哥死因之謎
(古今亂炖)路過淄博
(一路向南)記憶的講述
(筆雯集)講時歲談爆竹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10月20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雜談)漢語拼音

郭濟修

漢語拼音

    使用漢語拼音識字、查字典、學習普通話,現在對於很多人來說,是很普通的事,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在六十多年前卻是很了不起的大事。以前我們沒有拼音字母,舊的字典通常是採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或者採用反切的方法,即用兩個漢字拼出一個音節來注音。民國年間才有了注音字母,後又有了國語羅馬字拼音法式。這些方法很難掌握,而且讀音不統一。我小時候剛上學就是學習使用注音字母識字的,一九五八年推出漢語拼音方案後,老師才改用漢語拼音教我們學習識字、查字典。

    漢語拼音是採用拉丁字母和一些附加符號,如四聲音調符號,來表示漢語的發音,對於當時中國的掃除文盲、普及識字以及初等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深刻影響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不單中國,就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這些國家的漢語教育,也是直接採用漢語拼音作為識字工具,讓無數人受惠。今天,漢語拼音已經從主要是小學的識字工具,廣泛地發展為資訊傳輸的媒介,成為電腦中文打字的一種常用輸入法。我之前寫過一篇緬懷著名語言學家程祥徽教授的文章,裏面就寫到程教授二十多年前教我使用漢語拼音輸入法打中文字的事。至今我在電腦或手機打字,還是使用漢語拼音輸入法。

    漢語拼音是採用拉丁字母來為漢字注音,即以外國文字來為中國文字注音。其實,在近代,已經有西方傳教士使用拉丁字母來為漢字注音,儘管那是為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漢語拼音是經過不同文化背景的專家學者一次次進行研究,是兩種文字的科學結合、借鑒或學習而產生的具體成果,進而成為現代中國漢字表達和傳承的重要工具。這種既聯結古今,也融通中外的漢語拼音的誕生,顯示出中華文化不守舊,能與時俱進,同時顯得中華民族有包容性,善於向其他民族、其他文明學習借鑒,吸收別的文明長處,創造性轉化為我所用,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互相成就。可以說,漢語拼音是中外不同文明交流對話、互學互鑒的典範。

    郭濟修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