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川竭 亡之徵也
商鞅的事跡昨天已略表過,但《幼》書把他說成罪大惡極,謂“商鞅不仁而阡陌開”。要看清楚商鞅的“罪”,首先應了解何謂“阡陌”。查田間的小路,亦即田界。東西為阡,南北為陌。《史記 · 秦紀》:“為田開阡陌,東地渡洛。”《漢書 · 食貨志上》:“及秦孝公用商君,廢井田,開阡陌,急耕織之賞。”我們再看周代的井田以方九百畝的地為一里,劃為九區,每區百畝,其中為公田,其他八家均為私田,共同耕種公田,因形成如井字,故稱“井田”。而商鞅廢除了這制度,沒有阡陌,卻多了不少耕地。《幼》文說:商鞅“不仁”。竟以夏桀相比,何異把岳飛說成秦檜。
《幼》文說:“夏桀無道而伊洛竭。”這話出自《國語 · 周語上 · 伯陽父論周將亡》:“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今周德若二代之季矣,其川源又塞、塞必竭。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之徵也。”夏桀荒淫、暴虐,為商人成湯討伐,在鳴條被打敗,桀被放逐於南巢。把商鞅、夏桀混為一談,簡直是風馬牛。
《幼》文說:“道不拾遺,由在上有善政。海不揚波,知中國有聖人。”講到道不拾遺,夜不閉戶,這種善政,原在商君主政期間出現,但《幼》書對此,隻字不提,他說的“善政”卻是孔子的,這一點亦未可厚非。《孔子家語》:“孔子初仕為中都宰,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塗,路無拾遺,器不雕偽。”這是說孔子第一次出任,做了中都的地方長官,隨即制定了養生送死的禮節。分別尊卑長幼,享有不同的食品,按照體力的強弱,擔任不同的勞作。男女分開走路,丢失在路上的東西,沒有人拾取佔為己有,市面上出售的東西,沒有雕飾豪華,弄虛作假。
《幼》又說:“海不揚波,知中國有聖人。”這句話出自《韓詩外傳 · 五》,表示太平盛世。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