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身邊有個哲人
老舍《四世同堂》中的中學英語教師祁瑞宣對國際時勢感到困惑,希望求助於英國人富善先生,但馬上想到:“富善先生也不是什麼哲人,也說不上來世界要變成什麼樣子。”可見,對祁瑞宣而言,哲人應當像西班牙歷史哲學家加塞特所說的那樣,能夠洞察世事變化,並“預決未來”。祁瑞宣的這種看法有一定代表性。如果身邊有哲人,人們總是期待他們能夠指點迷津。
在漢語裡,“哲”的本義是“知”,通“智”,引申為明智、賢明等義。《說文解字》釋“哲”曰:“哲,知也。從口,折聲。”在金文中,“哲”寫為“悊”,上部為“折”,表音,下部為“心”,表義。
李學勤指出,古人沒有大腦的概念,以心為思維器官,並作為思想、意念、感情的統稱,因此,金文的“哲”字具象地表明了“哲”與“智”的關聯性。這就意味着,古漢語中所謂“哲”與古希臘所謂“哲學”(philia-sophia)一樣,均與智慧相關,古漢語中所謂“哲人”,可以特指孔子、老子、莊子等能“識義”的哲學家,也可以指具知人之明、任人之智的君主、輔臣等,也可以泛指有智慧的人或德智兼備的人。因此,在中國思想史上,“哲學”這個概念雖然是晚出的,是日本人將“philosophy”用中文譯成“哲學”,並傳回中國,但“哲”之學——即智慧之學,包括“知人”之學、“識義”之學等,可謂源遠流長,且古代中國的哲人、哲王等概念的內涵,也與西方人的認知大致相當。
諸葛亮深明天下大勢,洞悉人情物理,就是一個哲人。清人趙藩題於成都武侯祠的楹聯曰:“能攻心則反側自消, 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這是智者之悟,引人深思。
龔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