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詩人的武藝
再說李白。雖說是“十歲通經史(詩書)”的神童,自述生平的意願是“我志在删述,垂輝映千春”,但他決不是“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文弱書生。
李白有成為俠客的夢想,並且下過不少功夫。在詩文中屢次說到自己學習劍術的經歷,例如“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與韓荊州書》),“顧餘不及仕,學劍來山東”(《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李白早年有縱橫家的理想,以魯仲連為自己的人生榜樣,“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俠客行》一詩中除去“事了”兩句外,還嚮往“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俠客行為。魏顥《李翰林集序》中稱李白“少任俠,手刃數人”的說法。電影《長安三萬里》中坐實為李白殺死搶劫其財物的盜賊,不會受到大唐律法的處罰。《新唐書》本傳稱李白“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李白應該是劍道高手,電影中李白卻是相撲好手,這大概是出於劇情需要所作的改動。
影片中以活潑兒童形象出場的杜甫,也有不凡的身手。少年時代,“憶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百憂集行》),固然是鄉村頑童的常見技能;但是青年時代,放蕩齊趙的五六年裏,“呼鷹皂櫪林,逐獸雲雪岡。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鶖鶬”(《壯遊》),卻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總之,杜甫騎馬射箭的技術相當了得。
遙想大唐,詩歌題材內容豐富多彩,思想感情樂觀自信,風格或豪放俊朗,或婉約深情,都是因為有這些身手矯健、心胸開闊的詩人。若是詩人們都是多愁善感的文弱書生,恐怕是無法取得如此詩歌成就的。
(三之三)
亞 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