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1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雜談)促澳門融入國家能源發展大局
(老陳尋味天下)潮州鹵水牛雜
(山谷小島通信舍)不能被摒棄的陰性敘事
(四方聽音)所有的美麗與血淚
(衆藝館)開放的姿態
(時光迴輪)山狗
(胭脂齋)人人皆有的能力
(感悟)四十度的修習
(筆雯集)無衣高士之德歟?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3 7月1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衆藝館)開放的姿態

踱 迢

開放的姿態

    在澳門藝術節期間,由教青局主辦的“第三十一屆校際戲劇比賽”也在台上台下均無需強制戴口罩的情況下舉行。今屆從劇本到現場整體表現來看,較去年或前年都遜色,這也難怪,在疫情大爆發之下,能否如期舉行、學生能否正常上課,直到二、三月才慢慢穩定下來,各校師生忙於適應新常態下的課堂進度,要在短促的時間裡創作、排練戲劇,想必已付出了很大努力。如今中、小學仍有三十五組參加劇目,已是難能可貴,也體現了校方和戲劇組的同學對戲劇的參與熱情。

    從題材上看,小學組較強調教育性,如珍惜食物、環保、知足等都是歷年常見的。其中浸信中學《英雄的潛能》,故事講述英雄學堂的學生,都做出主流故事中的英雄行為,但主角卻一直沒法達標,然而在一場幾乎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中,主角表現出其樂於助人、遇困難不放棄的態度,終於得以“畢業”成為“英雄”。這種反英雄主義題材,其實早在電影及其他戲劇作品出現,但《英雄的潛能》勝在劇本完整度高,而人物性格塑造清晰,有戲又不說教。

    今年部分劇作則特別強調個人發展與社會觀察,例如培正中學《戲劇比賽》和《開心動物園》兩劇目,都以戲中戲的方式,反思參與戲劇比賽的意義,以及社會中的“扮演”行為。而聖羅撒中文部的《上上落落……出出入入》則以電梯為主軸,如散文般的結構,人物在電梯進出之間,簡練而生活化的對白與行為,呈現了眾生相。

    而在美學上最大膽的當數利瑪竇中學的《三國獅劇》,“獅劇”真的讓小學生在台上透過廣東舞獅和現場敲擊,如偶劇般呈現了《三國演義》的片段,令人驚喜。

    學生演劇難免帶有“教育”的動機,然而戲劇藝術正正給出一種相對開放的姿態。

    (看校際戲劇 · 一)

    踱    迢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