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必要事事去醫院嗎?
現代人時間寶貴,生活成本極高,簡單便捷是許多人的追求,求醫即是其中之一。的確,如果花整整半天在門診候診,進入後只是和醫生見面五分鐘,其實也沒甚麼緊急的事,僅僅是想獲得一些簡單諮詢而已,這樣的等待,你覺得值得嗎?哪怕是身為醫生的我,也認為這樣的交換比非常不划算。
在新冠大流行的這幾年,全世界各種線上活動變得非常頻發,就連就醫,也是如此。這一方面推動了線上技術的發展和推廣,另一方面也讓人們產生了新想法:我們有沒有必要事事都要親自去醫院?
去年年底,新冠疫情爆發期間,由於本澳患病人數暴增,醫療機構人滿為患,而且不少人是輕症患者,如果每一個人都進入醫療機構,勢必加重機構的負擔,而且不利於疫情的控制。當時,鏡湖醫院已經開展過新冠線上門診服務,方便一些輕症患者諮詢和隨訪病情。
我們心臟科也給一些暈厥原因不明的患者安裝過ICM(在皮下植入的心律監測儀),方便給他們尋找是否存在心源性暈厥的病因。這種儀器,監測追蹤時間可達三年,在這段時間內,不管患者身在何處,醫療人員都能隨時通過遠程監控了解患者的心律和心率,尤其當他們暈厥、心悸發作時。專用電腦系統可以回顧性分析當時的心臟相關信號,為醫生提供重要的診斷和鑒別線索,從而為病人的治療提供重要的依據和信息。可以說,這就是一種心臟的遠程醫療。
隨着新冠疫情的告一段落,去醫院看病的人數有所回升。但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HA)於二○二二年十二月二十日在《循環》雜誌上發表的一份科學聲明顯示,視頻訪問和其他形式的遠程醫療仍然是冠心病患者的一個很好的選擇。
放眼將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診療模式會越來越多。通過建立基礎設施,將虛擬醫療整合到實踐中的醫療保健系統,這樣的混合模式(遠程醫療)上預計會很大的成功。而對於患者和臨床醫生來説,重要的是要注意不同診療模式所能帶給患者的特定需求、偏好和舒適度。
遠程醫療的類型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實現:
同步——醫生通過電話或互聯網連接設備與患者進行實時交流。
異步——醫生和病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換,但不是實時的,類似於電子郵件通信。
遠程監測——通過無線連接設備將體重、血壓或簡單的心電圖等測量數據發送給臨床醫生。
其實即使在新冠大流行之前,國際上不少醫療企業已經有了基於互聯網的門戶網站,人們用來預約和接收檢測結果。這些門戶通常作爲同步訪問的渠道,非常適合心血管患者或高危人群的管理。
例如,醫生可以查看你在家搜集的各種測量數據,如體重、血壓和血糖讀數,或膽固醇水平,然後給你制定相關的生活方式或處方某些藥物,以更好地控制你的病情。正如美國心臟協會的聲明指出的那樣,許多研究表明,遠程醫療可以顯著改善心血管相關風險因素,尤其是降低血壓。
目前,醫生和患者之間的異步溝通往往源於醫療實踐,常見的包括調查問卷或關於篩查或測試的提醒。如果你在線上訪談之前先已通過門戶網站分享了信息給醫生,那你和醫生連線的時候就可以有更多時間進行實質性的討論。
又比如遠程監控。對於患有心力衰竭的人來説,一個可以無線傳輸數據的智能體重秤可以測量出患者輕微的體重增加,而這可能是需要調整藥物的信號。
還有一些其他的監測手段,包括智能手錶或其他便攜式設備,它們可以跟蹤心率,或者通過簡單的心電圖偵查出心律失常,然後可以將測量結果傳給你的醫生。對於部分患者而言,這樣的數據已經足夠了。不過,儘管醫生們也越來越習慣使用這些數字監測工具,但它們並不是對每個患者都適用,到醫院裡進行正式的檢查目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
如今,很多與健康有關的焦慮會困擾人們。如果對身體狀況進行了過度的測量,可能會加重焦慮。所以患者在決定自我監測前,一定要明白自我監控的意義以及選擇合適的監測頻率。
不管你是不是心臟病患者,線上就診的渠道是必不可少的選擇,因為這樣可以省去很多來回醫院和候診的時間。找到遠程醫療和線下就診的正確結合模式,是醫患合作的必然,也是未來診療的方向。
譚健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