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看小兒的科學
嬰幼兒的照看即是經驗,又是科學。
為了更好的嬰幼兒照看,要了解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生長是指兒童身體各器官、系統的長大,有測量值來表示量的變化如體重、身高、頭圍;發育是指身體細胞、組織、器官的分化與功能成熟如會爬、能坐、學語。出生時前囟約1至2cm,於1.5歲閉合;乳牙有20個,4至10個月乳牙萌出,12個月沒萌出為乳牙萌出延遲,6歲開始換牙。嬰幼兒1個月會看;2個月能聽;3個月時抬頭;4個月會抓,咿呀發音;6個月能向前撐住獨坐,能聽懂自己的名字; 7個月從仰臥位翻身至俯臥位,抓物換手與敲打;8個月會爬能坐;9個月扶牆站立;11個月時可獨自站立,可用拇指、食指拿物;10個月發音“爸爸,媽媽”,12個月能說簡單的單詞,如“再見”、“沒有”;15個月獨自走穩,會用匙羹,亂塗畫;18個時能疊2至3塊方積木,認識並說出家庭成員的稱謂;2歲時可疊6至7塊方積木,會翻書指出簡單的人、物名和圖片;3歲能指認物品名,說複雜的短句,可以複述詩詞兒歌;4歲時能講述簡單的故事情節。1至3歲階段為嬰幼兒認知世界的重要時期,13個月至25個月是語言詞彙發育關鍵時期,出生到3歲性格和智力形成完成80%,3歲以上階段為啟蒙認知發展的時期。依據小兒不同年齡階段,進行相對應遊戲選擇,比如:球類、騎車、跑、跳、滾、拉動作類遊戲,能增加大肌肉的動作技巧;疊積木、穿線、按壓、抓握、敲打,增加小肌肉的精細動作技巧;從角色扮演等想像和模仿中增進對真實生活的了解;規則類如棋、拼圖等,可增強形狀、空間、序列、整體與部分等的邏輯感。
嬰幼兒餵養是最基本照護,母乳好於配方奶,可按需哺乳。嬰兒1日6餐有利於形成飢餓的餵養習慣,及時停止夜間餵奶。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由泥狀食物開始如菜泥、水果泥、含鐵配方米粉2次加6次奶(斷夜間奶);7至9個月加末狀食物如稀飯、爛面、菜末、蛋羹、魚泥、豆腐、肉末、肝泥、水果,4次奶2餐飯1次水果;10至12個月碎食如軟飯、爛麵、碎肉、碎菜、蛋、魚肉、豆製品、水果,3次奶2餐飯1次水果。添加輔食從1種到多種,每種菜泥給2次/日,直至3至4日嬰兒習慣後再換另一種,以刺激味覺的發育,發現嬰兒是否食物過敏。用勺、杯進食可幫助口腔動作協調,學習主動吞咽;食物從泥狀過渡到碎末狀可幫助學習咀嚼,增加食物的能量密度。此期還應注意嬰兒神經心理發育對食物轉變的作用,如允許手抓食物,既可增加嬰兒進食的興趣,又有利於眼手動作協調和培養獨立能力。 (一)
徐德利